
大秦铁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纵贯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长653千米,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
详细概况大秦铁路西起与北同蒲铁路相交的韩家岭站站外,东至秦皇岛港,全长653公里(另有秦皇岛港内的连接线5公里多),是中国的国铁I级线路,沿线共设37个车站。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于1985年1月开工,1988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二期工程于1988年6月开工,1992年12月21日开通运营。铁路最初的设计能力为5千万吨/年,1997年改造后形成1亿/年的运送能力。目前正在进行又一轮改造,完成后的运输能力将达2.5亿吨以上。
大秦铁路主要经营货物运输,尤其是煤炭运输业务,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北通道)之一。除了主要运载山西北部的煤炭,一些来自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的煤炭也由大秦铁路运出。2003年、2004年、2005年,大秦铁路分别运送煤炭1.22亿吨、1.53亿吨、2.03亿吨,在晋北、蒙西煤炭外运市场中占据85%以上的市场份额。

大秦铁路是目前世界上运输能力最大的专业煤炭运输线路,它采用双线电气化重载技术,配置了大能力的机车和大载重专用货车,采用大规模的自动装卸系统和直达运输方式,依托万吨级装车站点和中国最大的煤炭接卸港——秦皇岛港,形成了完整的煤炭运输体系。大秦铁路上目前主要运行10000吨级的列车,2006年3月起,大秦在中国率先开行了重载列车,单列最大载重达2万吨以上,由4节机车共同牵引210节车厢,列车总长度达2600米。同时,大秦铁路上所使用的货车也是专为线路和秦皇岛港设计的,在港口卸煤时,列车并不停下,而是在慢速行进过程中,由翻车机自动进行卸煤。卸煤之后,列车随即通过环形线返回大同方向。
大秦铁路目前共设37个车站,目前正在实行扩能计划,将拆除其中17个车站,以提高列车的行进速度。
大秦铁路原属于北京铁路局大同铁路分局,2004年10月成立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大秦铁路的运营。2005年1月,公司收购了丰沙大铁路(大同—郭磊庄段)、北同蒲铁路(大同—宁武段)、口泉铁路支线和宁岢铁路支线,囊括整个大同铁路分局的经营性资产。2005年3月北京铁路局分立出太原铁路局后,大秦铁路(公司)被划归至太原局。2006年7月,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601006)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并于当年8月上市交易。
起建

1983年9月,国务院为增加晋煤外运通道,作出了修建大(同)秦(皇岛)铁路的重大战略决策。大秦铁路建设同以往的铁路建设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它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选择重载(开行万吨列车)、单元列车(品种单一不混装,循环运输不解体)的运输方式,占领制高点,一举达到80年代现代化先进水平。它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路、港、矿、电综合规划;装、运、卸能力配套。
这项系统工程以大同、雁北、忻州地区18个煤炭集运站为龙头,以西起大同韩家岭,东至秦皇岛的653公里长的大秦铁路为龙身,以秦皇岛港三期煤码头为龙尾,自1985年起全面开工,历时8年,至1992年底基本配套建成。
大秦铁路作为中国第一条现代化的重载铁路,瞄准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在土建工程方面,路基质量达到我国目前最高标准。一期工程荣获1991年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优质工程金质奖。
在装备方面,大秦铁路重载列车成套设备,多数达到了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牵引动力方面,为适应集运站不停车连续装煤要求,研制成功优于国际同类产品水平的机车低恒速控制装置,电力机车以每小时0.8公里的速度通过储煤仓下,边走边装,走过装完,装一节60吨车皮仅用29秒钟,装一列万吨列车只需两小时。
发展历程

在大秦铁路沙城特大桥上行驶的万吨运煤列车。2005年9月8日,供应中国六大电网、十大钢铁公司和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炭需求的大秦线的扩能改造工程全面竣工,运输能力由原设计能力1亿吨跃升至2亿吨,相当于再建了一条“新”的大秦线。大秦线西起山西大同,东至河北秦皇岛,全长653公里,是中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开行重载单元列车的煤运专线。这是一条流动的黑色动脉,是“三西”(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等煤炭主产区)地区,尤其是晋煤外运的主通道,煤炭运量占到全国铁路煤运总量的近七分之一。
2007年开始,陆续装备了国产化大功率HXD1和HXD2电力机车,单机可牵引万吨,还可开行2万吨组合列车。
在运煤车辆方面,开发研制成功装备转动车钩的C80和C80B重载运煤专用车辆,载重量可达80t。
在通信信号方面,采用光缆数字综合通信系统,全线实现了光纤通信新技术;研制成功具有中国特点的微机化调度集中系统,提高了行车安全的可靠程度。
在1991年3月召开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表彰大会上,“大秦铁路万吨级重载单元列车成套设备”荣获特等奖;在同年9月召开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总结表彰大会上,又获成果奖。它为中国重大装备的国产化和铁路建设提供了新经验。
特点

大秦铁路具有重(开行重载单元列车)、大(大通道、大运量)、高(高质量、高效率)特点。有关专家认为,从大秦铁路的线路质量与装备看,已具备年运煤三亿吨的能力,而且潜力很大,配套完善后将来运能可以超过四亿吨。
大秦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单元电气化重载的现代化运煤专线,全长653公里,它的上游连接着煤炭储量达6000多亿吨的货源地,下游连接着世界最大的煤炭外运港秦皇岛港。它为全国4大电网、5大发电公司、10大钢铁公司、368家电厂和6000多家企业输送生产用煤。
2006年,大秦铁路一举实现了2.5亿吨年运量目标,创下了铁路运营密度、运输效率、干线运量3项世界之最。2007年12月27日,又成功实现煤炭年运量3亿吨。3亿吨,这是迄今世界上一条重载铁路创造的年运量最高纪录。中国的铁路勇攀世界重载技术高峰,从此开始了新的里程碑。
上市公司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北京铁路局作为主发起人,与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同方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对原大同铁路分局资产重组、运输主业整体改组创建,公司于2004年10月26日创立,10月28日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是中国第一家以路网核心主干线为公司主体的股份公司。2005年3月18日,铁道部实行铁路局直管站段改革,公司的控股股东由北京铁路局变更为太原铁路局。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武汛先生。
公司管辖京包、北同蒲、大秦三条铁路干线,口泉、云冈、宁岢、平朔四条支线。衔接神朔、大准、宁静、蓟港四条地方铁路,区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两省两市。线路总营业里程1157.3KM,总延展长度3185.87KM。公司下设车务、机务、车辆、供电、电务、工务等基层单位。截至2006年3月末,公司职工总数40728人。
公司经济吸引区内煤炭储量近6000亿吨,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60%。公司管内大秦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单元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是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煤炭外运的主通道,承担着全国四大电网、十大钢铁公司和6000多家工矿企业的生产用煤和出口煤炭运输任务,煤运量占全国铁路总煤炭运量的近1/7,用户群辐射到15个国家和地区,26个省、市、自治区。自1988年开通运营以来,相继开行了5000吨、1万吨及2万吨重载列车,2002年煤炭运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2003年实现1.2亿吨,2004年实现1.5亿吨,2005年实现2亿吨, 2006年预计将突破2.5亿吨。
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精干高效的员工队伍。大秦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是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标志性、示范性、样板性工程。
2004年10月28日,原北京铁路局作为主发起人,以大秦铁路的全部铁路运输业务及相关资产、负债,联合大唐国际、华能集团、大同煤矿集团、中煤集团、秦皇岛港务集团和同方投资等六家发起人发起设立本公司。本公司设立时,拥有大秦铁路相关资产,主要经营煤炭运输业务。
2005年1月1日,本公司收购了丰沙大、北同蒲等资产和大秦铁路专用货车,相应增加旅客运输业务,并扩大了非煤炭货物运输业务量。
2005年3月,铁道部精简国铁管理体制,原北京铁路局分立为太原铁路局和北京铁路局。原北京铁路局在本公司的全部股份由太原铁路局持有,太原铁路局成为本公司的控股股东,承继原北京铁路局及原大同铁路分局在《重组协议》及其附件、《丰沙大、北同蒲等资产收购协议》及其附件中的全部权利、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