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为切实加快我县通村公路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充分发挥公路基础设施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就做好2007年全县通村公路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通村公路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保证质量、注重安全”的原则和“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各方参与、整体推进、建管并重”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加快推进通村公路建设步伐,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统筹规划原则。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资金调度、统一监督管理、统一验收标准,把通村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路网建设和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
2.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原则。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县交通局具体组织实施,乡(镇)负责施工现场管理、征地拆迁、群工等工作。
3.坚持“五优先”原则。即:积极性高的优先;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的优先;建设质量好的优先;工程进度快,上年完成任务好的乡(镇)优先;出境路、断头路、多村共用公路、新建制村公路优先。
二、组织实施
县交通局具体负责全县通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技术指导、资金拨付、质量监督、资料完善、竣工验收等工作。各乡(镇)具体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征地折迁、料场征用等工作。
三、建设标准
重要的出境公路、断头公路按照部颁四级公路标准,其余通村公路按省标四级标准,特殊路段由县交通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技术标准。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路基宽度。出境路、断头路分别为6.5米,其余通村公路4.5—6.5米。4.5米宽度地段每隔200—300米设置1条错车道,错车道宽度不低于6.5米,长度不低于30米。
2.边沟及涵洞。边沟尺寸深度、宽度均不低于40厘米,涵洞由县交通部门根据现场施工需要设置。
3.路面基层。按照不低于12厘米手摆片石(八卦石)构筑整齐后,再用石碴石屑或风化页岩嵌缝整平碾压,泥结碎石面层厚度不低于4厘米。
4.坡度。最大纵坡不超过12%,且坡长控制在200米以内。
5.平曲线半径。最小平曲线半径不低于12米。
6.路线。路线走向、工程内容及工程数量按照交通技术部门的勘测设计为准。
四、时间安排
通村公路建设工程必须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如期完成。
五、资金安排、管理及拨付
1.资金安排。2007年通村公路上级计划补助7万元/公里,由于遵义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统筹1万元/公里用于通村公路桥梁建设,实际补助6万元/公里,县政府匹配资金0.5万元/公里。全县通村公路建设项目补助标准由县交通局根据实际工程量进行调剂,但工程投资必须严格控制在实际到位金额内,不得超标准投资。
2.资金管理。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专项审计,由县交通局统筹安排使用,严格资金拔付程序和支付制度,确保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省、市、县对通村公路建设项目的补助资金必须全部用于工程建设,不得从中提取任何费用,否则,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3.资金拨付。坚持“按工程建设进度拔付工程款”的原则,由项目实施乡(镇)现场管理人员根据工程建设进度据实提供拨款计划,报县交通局审核后拨付给施工单位;工程完工后留10%作工程质量保证金,待验收合格并经审计通过后一次性付清。
六、监督管理
工程质量监督由县交通局负责组织实施,各乡(镇)也要安排专人进驻现场,共同管理。县交通局应在本年度项目计划下达前,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开办全县乡村公路建设技术管理人员培训班,各乡(镇)要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培训。
七、养护管理
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完工后,由项目实施乡(镇)采取“一事一议”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养护措施,筹集养护资金,明确专人养护,确保公路质量及安全畅通。
凡经县交通部门验收合格的村级公路,符合客运条件的,县交通运政部门应按规定及时办理客车营运手续,努力解决群众乘运需要。
八、工程验收
工程完工后,由县交通局根据工程验收程序、验收标准组织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报请县通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再报市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验收。
九、有关要求
1.县人民政府成立通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通村公路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也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本辖区内通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领导。
2.项目实施乡(镇)要及时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按公路工程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加强工程现场监管,确保顺利实施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并通过竣工验收。
3.在通村公路建设工作中,有关单位必须在通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通力合作,确保全面推进工程建设。
4.有关部门要加强通村公路工程施工安全及炸材物资管理,强化现场安全监管,严禁违规操作及违章施工。
5.项目业主应高度重视工程项目资料收集工作,明确专人按照程序规范工程阶段资料,待工程竣工验收时一并验收。
6.利用调整公路建设用地的机会,将公路两侧边沟(截水沟、挖方段坡顶、填方段坡脚、挡墙基础外缘)外2米的界线一次性调整为公路用地。同时启动公路绿化工作,认真培植好行道树。
附:道真自治县2007年通村公路建设项目计划分配表
二〇〇七年九月三日[1]
道真自治县2007年通村公路建设项目计划分配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里程(公里)
所在乡(镇)
沟通村名
备 注
1
老场至红椿
7
大矸
红椿
2
大田至岩脚
5
河口
大田
建制村
3
长坝至龙井
3
旧城
龙井
4
浣溪至永红
10
隆兴
永红
建制村
5
莲池至旧城
16
隆兴、旧城
山堡、三寨
6
洛龙至集中
8
洛龙
集中
7
骆科井至老林沟
10
平模
双泉
8
翁溪至庙坝
4
三江
庙坝
9
平模至观音洞
8
平模
谢石
10
大趟至后河(茶天)
3
三桥
中坝
11
隆兴至樊村
8
隆兴
三坪
12
龟塘溪至白滩
3
棕坪
苍卜溪
建制村
13
阳坝至卡门
14
阳溪
五六
14
回龙至火烧庙
8
三桥
前丰
15
黄家朝至池村
14
玉溪
池村、新合
16
红关垭至黎家
5
玉溪
河心
总 计
126
11
1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