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天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Herse convolvuli;Protoparce convolvuli

[中文名] 甘薯天蛾

[别名] 旋花天蛾、白薯天蛾、甘薯叶天蛾

[目 ]鳞翅目

[ 科 ]天蛾科

[寄主] 甘薯 葡萄 绿豆

[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该虫近年在华北、华东等地区为害日趋严重。

[特征描述]

成虫体长50mm,翅展90—120mm;体翅暗灰色;肩板有黑色纵线;腹部背面灰色,两侧各节有白、红、黑3条横线5前翅内横线、中横线及外横线各为2条深棕色的尖锯齿状带,顶角有黑色斜纹;后翅有4条暗褐色横带,缘毛白色及暗褐色相杂。卵球形,直径2mm,淡黄绿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50一702nm,体色有两种:一种体背土黄色,侧面黄绿色,杂有粗大黑斑,体侧有灰白色斜纹,气孔红色,外有黑轮;另一种体刀绿色,头淡黄“色,斜纹白色,尾角杏黄色。蛹长56mm,朱红色至暗红色,口器吻状,延伸卷曲呈长椭圆形环,与体相接。翅达第4腹节末。

[发生规律]

在北京年发生1或2代,在华南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5—10cm深处作室化蛹越冬。在北京成虫于5月或10月上旬出现,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叶背。在华南于5月底见幼虫为害,以9—10月发生数量较多,幼虫取食荣菜叶片和嫩茎,高龄幼虫食量大,严重时可把叶食光,仅留老茎。在华南的发育,卵期5—6天,幼虫期7—11天,蛹期14天。

[防治方法]

必要时喷洒30%克虫神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Bt乳剂600倍液,防效优于辛硫磷、马拉硫磷及敌敌畏

[地理分布]

全国各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