篓蒿,又名藜蒿、水蒿、水艾、芦蒿、狭蒿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地上嫩茎叶和地下肥大肉质的匍匐茎供食用,是南方地区清明前后必食的传统时令野菜之一。 我国古代《诗经》、《尔雅》中就有篓蒿的记载,说明篓蒿很早就是一种野生蔬菜。篓蒿多生长于低海拔地区的田埂、路边、沟边。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均有野生分布,东北和华北地区有零星分布。近年来野生篓蒿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供不应求,人工栽培在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和云南等省已有较大面积发展。
1、营养成分及药用价值
篓蒿营养丰富,有特殊的芳香。据测定,每100克鲜嫩茎叶中含蛋白质3.6克,脂肪1克,维生素C79毫克,胡萝卜素13.9毫克,钙730毫克,磷10毫克,铁2.9毫克及苏氨酸(115毫克)、丝氨酸(38.8毫克)和谷氨酸(34.3毫克)等10余种氨基酸。由于其含有侧柏酮成分,故有特别香气。地下茎富含淀粉。
篓蒿全草入药,味辛性微温,祛风除湿,理气散寒。具有平抑肝火,防牙痛、喉痛等的功效。民间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效果好,无副作用。
2、形态特征
篓蒿为多年生草本,植株高60-150厘米。地下根茎肥大、粗壮,是营养物质的主要贮藏器官,有是繁殖器官。地上茎直立,无毛,紫红色,单一或有3-7个分枝。单叶互生,具柄,叶柄上有叶片下延形成的翼,茎中部的叶片奇数羽状深裂,有裂片2对或1对,条状披针形或条形,先端渐尖,边缘有浅锯齿,表面无毛,背面被绒毛。头状花序多数,呈钟形。总苞片约4列。花黄绿色外层边花雌性,内层心花两性,两性花10-15朵。瘦果细小无毛,褐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