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用来测量和研究离子/分子流的一种新技术。离子/分子流是生命体活性的基本特征。非损伤,对生命体没有任何损坏的测量方法。
诞生:
非损伤微测技术起源于产生了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美国MBL实验室。1990年MBL的科学家Kühtreiber和Jaffe利用非损伤微电极检测单细胞Ca2+的运动方向和流速,开创了从静态测量到动态测量转变的先河。1995年MBL的科学家进一步在《Nature》发表文章阐明了非损伤微测技术的数学物理学基础及应用方式。
原理:
原理图以Ca2+浓度梯度和Ca2+微电极为例说明非损伤微测技术离子选择性微电极的工作原理。Ca2+离子选择性微电极通过前端灌充液态离子交换剂(Liquid Ion Exchanger,LIX)实现选择性。该微电极在待测离子浓度梯度中以已知距离dx进行两点测量,并分别获得电压V1 和V2。两点间的浓度差dc则可以从V1、V2及已知的该微电极的电压/浓度校正曲线计算获得。D是离子特异的扩散常数( 单位:cm-2.sec-1),将它们代入Fick第一扩散定律公式:J0 = -D.dc/dx,可获得该离子的移动速率(picomol.cm-2.sec-1) 即:每一秒钟通过一个平方厘米的该离子/ 分子摩尔数(10-12级)。
注:荧光染料/光纤、纳米碳丝、金属/合金等材料均可以用来实现某种离子/分子的选择性测量 。
技术特色:
测量特点:
非损伤性获得离子/分子的绝对浓度、流动速率和3D运动方向信息。
测量方式:
活体,动态,实时,内外兼测,长时间多维扫描与测量
测量对象:
H+、Ca2+、K+、Na+、NH4+、Mg2+、Cd2+、Cl-、NO3-、O2……
测量材料:
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层→单细胞→(富集)细胞器
生命科学应用方向
1 Ca振荡
2 离子流研究
3 细胞活性与凋亡的评价
4 上皮及内皮细胞研究中的关键离子
5 代谢与内分泌中的离子变化
6 气体分子: NO、O2
7 肿瘤研究及其药物的评价
8 感觉及神经系统中的关键离子流
9 细胞极性生长
10 细胞的融合
11 植物盐胁迫及其耐盐性评价
12 机械损伤与生物损伤下的离子流研究
13 营养吸收与利用的研究
14 重金属毒理学研究
15 渗透调控的研究
16 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材料科学应用方向
1 新材料的筛选和检测
2 新涂料的筛选和检测
3 材料的腐蚀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