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西门桥古今谈
襄阳西门桥,因位于西门外护城河上而以方位和城门得名,是我市古老桥梁之一。它是襄阳城的伴生物,襄阳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西门桥也与城同岁。
清以前,西门外有三座姊妹桥,除现在的西门桥外,另两座桥分别在西门子城(即今卫生学校为遗址处)的东、西两端。东为二道桥,西门桥(又称头道桥)与二道桥之间有百余米的路堤相接。三道桥在子城西,即今西老街之低洼处。过去,特别是战争年代,欲从西门进城,必须通过这三座桥,首先通过第三道桥,进入子城,出子城东门,过二道桥,经过路堤到达西门桥,通过西门瓮城才能进入城内。平时是平铺木板桥,可通过行人和兽力车,宽仅丈余。战时,三座桥都改为“吊桥”,时断时通,过桥检查甚严,再加上西门瓮城坚固,可谓万元一失。到了“康熙辛丑年(1721年),守道赵宏恩改建西门板桥为石桥,襄人立碑曰:赵公桥。宽约五公尺多。这对于当时的经济情况而言,已算够宽的桥梁了。并在1931年,去隆中的路修通后,此桥承受了第一次汽车的碾轧。
解放后,由于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来往于西门桥上的行人、车辆逐日增加,加之西线公路的不断延伸,万山工业区的发展,使简易的西门石板桥不能适应现代化交通的需要。 1965年夏,对石板桥进行了改建加宽工程,把石板桥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桥,桥面也加宽到12米。后来西大街于1974年也进行了拓宽,西大街交通拥挤现象得到改善,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
从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初,襄阳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襄阳西部山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山区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到襄阳,工业品也通过西门桥行销到西部腹地,改善了城乡人民的生活,为农民致富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1965年改建后的西门桥,仍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府及时做出决定:彻底根除西街交通困难局面,加速发展万山工业区及西部山区经济建设,发展旅游经济,整顿市容,把古城打扮得更加美丽多姿,决定重建西门桥,拓宽西街,西门桥重建方案最初是43米,尔后又加至50米宽的。此项工程已于1984年完成。
建成后的西门桥,是两墩三跨的双曲拱桥,桥长约两百米,宽五十米,桥下可通行游船。将来待城河沟通后,一个从东门到西门的环城公园就形成了。游船从西门护城河可荡桨到东门。两千多年的西门古桥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桥平直宽阔,快慢车分行,人行道行走舒适,其桥栏杆装饰新颖,桥头建筑、绿化工程得体,使西门桥不仅是一交通要塞,也成为城市中的一组供人欣赏的别有风趣的园林景点。
从木桥到石板桥,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程,从石板桥到钢筋混凝土桥面是264年,从1965年到1983年改建成两墩三跨的双曲拱桥才经历不到二十个年头。看来,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城市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