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西舍路乡闸上村该行政村隶属楚雄市西舍路乡,距乡政府所在地16公里,到乡道路为16路,交通方便。辖17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 427户,有乡村人口1881人,其中农业人口1853人,劳动力112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94人。全村国土面积28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合种植烤烟、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297亩,人均耕地1.2亩,林地39701亩。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50.3万元,占总收入的30.06%;畜牧业收入56.3万元,占总收入的11.2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83头,肉牛 18头);林业收入267万元,占总收入的53.4%;工资性收入9万元,占总收入的11.11%。农民人均纯收2142元,农民收入以 林业、烤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9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40人,在省内务工28人,到省外务工12人。[1]
2、闸上村闸上隶属江苏省徐州市,是江苏北郊的一个小村庄。
该村庄三面还水,风景独特,气候宜人。人们淳朴,憨厚。
3、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闸上村据史料记载,闸上村的名字起源起境内的一座古闸——马嘶闸,这座闸位于东横河与蔡港交界处。相传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率队经过此闸时,所骑战马突然嘶叫,故称马嘶闸。当时的人们围闸而居,以闸建市,故将此地命名为“闸上镇”。如今的古闸早已不见踪影,但闸上村的名字却沿袭至今。 走在穿村而过的新闸路上,但见宽阔的道路两旁,店铺、厂房,鳞次栉比,学校、医院,一应俱全,俨然是一个现代化的小集镇。作为全国在改革开放中率先富起来的一面红旗,闸上村带给我们的感觉是繁荣与富足。
早在1967年,闸上村就大力发展队办工业,发动各生产队利用河塘开展河蚌养珠。1971年,他们以蚌壳、珍珠为原料,先后办起了纽扣加工厂、珍珠层粉加工厂和日用化工厂。依靠着一颗颗闪亮的珍珠,闸上人走上了致富路。1978年,全村人均分配水平达到151元。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闸上村又办起了珍珠艺品厂、金属拉丝厂、毛纺厂、织布厂、眼镜厂、冶炼厂等企业。从1981年开始,闸上村每年的工业产值都实现翻番。1986年,村级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000多万元,名列沙洲县之首,闸上村党支部也被评为全国十个优秀农村党支部之一。
站立在改革开放的潮头,闸上村不仅强了村庄,也富了村民。先富起来的闸上人如今有的办厂,有的经商,日子大多过得十分富足。伟益电子有限公司是闸上村的一家私营企业。在这座花园般的企业里,记者见到了主人姚佰芬,她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厂是2000年办的。象我们这个厂村里有好多家,大概80多家了。有的是自己办的,有的是合伙办的。村里相当支持,一直鼓励我们私人办厂。”
富裕后的闸上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他们办学校,盖医院,装电话,通自来水,开通有线电视,各项社会事业都走在了苏南农村前列。为了让村民们住上宽敞的楼房,村里给盖楼房者赠送楼板;为了鼓励孩子多读书,村里给上初中、高中的孩子发工资,给考上大学的发奖学金。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闸上老年人更是欢度自己的幸福晚年。
村民沈凤民和他的老伴都已70多岁。老人告诉我们,由于村里为老年人发退休金,他们早就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晚年生活:“我们现在靠大队,到年底有劳保发。公婆两个有2000元钱,加上土地补偿,一年有4000元左右。够用了。蔬菜自己种,不用买,买点荤菜,问题不大。”
为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2002年,闸上村易地兴建了这座设施齐全的老年书场。从那时开始,每天下午来书场听书,就成为闸上老年人生活中的一件乐事。
不仅一年365天可以听书,每年春天,老人们还可以享受到一次免费旅游。近5年来,闸上老人的足迹已遍布杭州、上海、苏州、无锡、镇江、扬州等地,外面的精彩世界,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闸上村位于杨舍、金港、江阴华士三镇交界处,区域面积2·42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人口2700多人。2004年村级可用财力达到6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