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县临江镇镇情简介临江镇位于开县西南部、万州西北部、达州东部,地处开县南河中游北岸,背依中峰山麓,三面临河,南河、映阳河、青竹溪三条河流,由西北向东南蜿蜒逶迤,汇合于建镇区鸭子嘴。东与竹溪、南与南门、西与铁桥、北与中和等镇毗邻,距开县新城19公里。省道201、102交汇,渝巫主干道穿境而过,县内开(县)铁(桥)路、开(县)中(和)路必经之道,扼江里要冲。 同时也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杭州至兰州的一段。
全镇辖24个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95884人,幅员面积123.5平方公里,农民人均纯收入2280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685元。城镇建设远期规划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0万人;中期规划到2020年建成区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8万人,近期规划到2010年建成区4.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4.5万人。目前,已建成区4.7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4.32万人,城镇化率42.6%。城镇内水、电、气、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相对齐全,功能相对完善,夯实了城镇可持续发展基础。
电话区号:023
邮政编码:405408(原开县太原乡地区:405436)
车牌号码:渝F
主要学校:重庆市开县临江中学(市重点中学)、开县书院初级中学、开县明月初级中学、开县太原初级中学等。
主要街道:大兴街、长青街(40米大街)、川主街、莲花街、花园街、临太街、观音井街、东岳街等。
风景景点:东岳庙、马鞍山、三星寨、南山、阳雀洞等。
主要宾馆:银河宾馆、三江酒楼、梦真酒楼、保长饭店等。
主要桥梁:开县临江大桥、临江下河坝大桥(临江二桥)、福德桥等。
行政机构:开县临江镇政府、开县公安局临江派出所、开县税务局临江税务所、临江法庭、临江规划所、开县交警三中队等。本数据来源于王朝地图,最终结果以王朝地图数据为准。
获得称号★县域城镇体系“一心三级”的重要一级;
★县城副中心;
★市级规划、发展的重点小城市;
★市级首批启动的45个“中心镇”;
★市级“百个经济强镇”“重点商业小城镇”;
★市交委对口联系的重点镇;
★国家六部委确定为全国1887个重点镇之一;
★重庆市“十大宜居小城镇”;
★“森林生态场镇”
……开县临江镇风光(11张)
经济发展临江镇城镇建设得以快速发展,既有自身不断努力的结果,也与国家政策支持和各类要素的集聚密不可分。
一、校园经济拉动。临江镇是一个教育大镇,镇内有市级重点高完中一所,有初级中学3所,中心小学5所,在校学生18899人,教职工1100多人,形成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同时,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用的减免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子女教育更加重视,不少农村居民到镇上买房居住,大部分农村学生家长都到临江租房,形成一个庞大的“陪读”群体,从而拉动了临江商贸业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商贸流通带动。临江人民具有经商做生意的优良传统,历史上,临江人倚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凭着活络的经营头脑,买周边,卖天下,使临江成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辐射周边乡镇和四川开江、宣汉等地,创造了“市井繁华盖县城”的辉煌。今天,商贸经济依然是临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目前,临江镇区共有个体工商户820多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商业门类齐全,交易活跃,交易量大,仅临江商贸城年交易额就达到2亿多元,极大地带动了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三、劳务产业拉动。临江是一个人口大镇,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劳动力5.1万多个。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来抓,走劳务包装品牌化、劳务培训精细化、劳务管理科学化、劳务信息网络化、劳务服务人性化的路子,有序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提升创造力。目前,全镇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近3万人,每年挣回劳务收入2亿多元。外出务工人员“外地挣钱,回家消费”,提高了市民整体购买力和消费水平。同时,我镇20多位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城镇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
四、优惠政策促动。临江镇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成为各类试点示范的首选镇,从而加快了城镇建设的速度。临江镇2003年被重庆市纳入全市“百个经济强镇工程”,2004年成为重庆市首批启动建设的45个中心镇之一,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1887个重点镇之一,同时,西部大开发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和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都加速了临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产水平的提高,成为带动城镇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区位优势拉动。临江镇距离开县新城约19公里,渝巫路、开达路、开宣路等国道、省道通过境内,镇内有通乡公路和村级公路260多公里,出入境通道十分便捷,与周边乡镇和四川开江、宣汉等地往来频繁,使临江镇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成为拉动临江城镇发展的外动力。历史沿革临江镇始建于北朝西魏,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因南河古称临江而得名是一个千年重点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据史载:古为新浦县署,西流县署治地,明末清初已发展成为江里(区域名)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具有“商号数千家”,随处可见的石板街、木板楼、石壁小巷、庙宇楼亭等古镇建筑,还有“九井十八庙”、香绸扇等特色文化标签,无不折射出千年古镇的文化底蕴,有开县文化之乡美称。当时是全县首镇,并设有外委把总分防,名临江市,清末民初为临江镇,沿用至今。解放后是区公所,镇政府驻地。1992年乡镇建制调整时由原临东乡、明星乡、长青乡、临江镇合并而成为临江镇,2004年太原乡并入临江镇。临江三绝1、香绸扇:
开县三绝之一,是利用当地盛产的白竹为骨架,以薄而透明的白色丝绸为扇面,经过72道工序精心加工,完全纯手工制成。扇面用国画技法绘以人物、山水及花鸟鱼虫,图案美观、雅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折扇在制作中经过药物、香料熏煮,不但使用起来开合自如,随心所欲,而且“风来香满,轻摇可拂尽尘暑”,能给人一种难以言传的美妙感受。
1992年,临江扇厂与航天工业部重庆机电设计院合作,建立香绸扇自动化生产线,折扇年产量可达180万把。2003年,开县临江香绸扇成为“北京文化艺术研究所成立50周年纪念活动”纪念品;2005年,开县临江香绸扇更是走出国门,成为了“重庆市亚太市长峰会”专用纪念品。临江香绸扇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产品”、“消费者喜爱商品”等称号,并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列为纪念专用商品。如今,临江香绸扇除了畅销国内,还远销到香港等地。
2、冰薄月饼:
传说当年八大王张献忠带领队伍来到开县,准备攻下临江镇后再打到成都。临江镇的王记月饼铺避开清明军,专门为义军特制了一批皮薄馅多、运送方便的冰薄月饼,以后其精巧的工艺便一代一代的相传下来。
3、九井十八庙:
以东岳庙最赋盛名。开县临江镇东佛寺原名为"临江东岳庙",作为十八庙之一的东岳庙」,始建于明朝,截止目前已达一千多年历史。原古寺建筑雄伟,占地面积 八十亩,寺内建有韦驮殿、天王殿、地藏殿、罗汉堂、伽蓝殿、财神殿、药王殿、厢房、斋堂、念佛堂、山门、大花园、放生池、燃灯鼓佛。布局严谨,设
重庆市开县临江东岳庙计巧妙,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石木雕塑的佛菩萨像、铜铸的东寺大佛等工艺精湛,出神入化。明、清盛时,有僧四十余人。解放初,东佛寺曾驻部队"机枪连",後改为粮点"储粮",继续由临江镇万安村五、六生产队各住一半为保管室。文革时,佛寺被拆毁,仅存有破烂不堪的两间危房,但仍时有信众礼拜佛寺。
据东佛寺负责人介绍,临江镇政府於二○○○年极力倡导“恢复临江东佛寺古迹”,按照宗教政策,本著“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分享”的理念,发扬“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奉献人生”的精神,于二○○○年十二月开始动工改、扩建佛教活动场所,力争恢复昔日的建筑风貌。
二○○六年八月,经过开县民宗局检查验收,“临江东岳庙”更名为“开县临江东佛寺”,准予对外开放。东佛寺占地七亩,建筑面积达三千六百八十平方米,目前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五观堂、藏经阁等,殿内雕像精美,活灵活现。同时,规划在五年内投资三百万元(约三十八万美元)扩建藏经阁,下设六殿、走廊、厢房、耳楼、住持室、斋堂、念佛堂、了缘堂、招待所、素菜馆、凉亭、图书室、保管室、大花园、放生池、游泳池、厕所、公路、露天燃灯古佛等,预计建筑面积达一万一千平方米,全面恢复东佛寺。历史名人林贵福:农村机智人物,生于嘉庆年间,他的故事久传不衰,成为四川、重庆、湖北家喻户晓的传说人物。并被编成《林贵福的故事》一书出版发行。
陈仕仲(1912-1977,原太平乡人):开县革命先驱。
潘大道(1888~1927):法学家,字力山。
张光伟(1928-1949 ):开县临江镇川主街人,年轻的红岩英烈。
胡作霖(1917—1949):红岩烈士,叶挺与胡作霖患难赋《囚歌》。[1]网络论坛目前在百度贴吧“开县临江”吧建立有相应的网络论坛,是开县临江镇民网络交流平台。
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镇情简介临江镇位于江西省中部,是樟树市河西重镇。该镇地理位置优越,临樟树。新余、高安、新干四县市;接洲上、张家山等六乡镇。境内交通便利,浙赣铁路.樟宜公路、清高公路、临珊公
江西临江镇路及赣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该镇市镇繁荣,经常性流动人口量大,是樟树市河西的文化、经济、商贸中心, 目前已被宜春市和江西省列入重点小城镇发展计划和国家小城镇经济综合示范镇。
全镇土地面积83.3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20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近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万人,2002年财政收入702.90万元,人均收入2758元,工业总产值4495万元,农业总产值5392万元。
临江自唐朝武德八年建镇至今已有1370多年,历史上曾为军、路、府署所在地,明朝被列入全国33大工商课税重镇,历史上的临江商贸发达,交通便利,史称“舟车孔道,四达之地”。尤以药材、木业、酿造业闻名于世,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临江的城镇建设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据史料记载:旧城设10门,城区分为9坊6厢,有30条街,31条巷,传闻最盛时“城内三万户,城外八千烟”。繁荣的经济伴随着灿烂的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前来讲学会友,优游胜迹。至今,镇内仍有大量的历史景观和人文景观,其中以大观楼最富盛名,被列为全省重点保护文物。历史沿革临江镇有行政区始于宋乾道四年(1168年),县址从钟寮场迁此有800多年,当时称郭坊。明、清改称在城里。民国时改称第一区、附城区。解放后,改称城厢区、城关公社、城关镇,1986年改为临江镇。城镇建设近年来,临江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依据城镇发展总体规划,逐步加
临江镇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大城镇建设力度,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建成区3.3平方公里。辖4个居民委员会,40余家省地市驻镇单位,城镇人口近3万人。街区基本形成框架,城区建筑朝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现有主要街道10条,总长5500米,总面积达60000千方米;给排水系统形成网络,日供水能力达3000吨;安装各类普通路灯120盏,礼花灯、数码灯柱16盏;变电就有6个回路,年供电量 2500万度;有专业及综合市场4个,总面积达42000平方米。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城镇生活质量达到新水平:环卫事业得到发展,现有职工20人;公共场所建花坛45个,城区绿化覆盖率达26%;安装闭路电视3000余户;教育设施较为完善,教学质量较高,城区现有小学3所,地区级重点中学1所,有各级医疗院2家,省荣军医院及樟树市第二人民医院均设在本镇,职工总人数500余人;新建邮电大楼一幢,安装程控电话3000余门,身居临江,可联系天下。工矿企业工业主要以机械、粮油加工、建材、矿山建设、粮食储备、农产品加工为主,主要产品有煤矿机械、酒、食品、饲料,油毡、砖瓦、彩色水泥地砖、各种纸、塑料制品。
(1)机械:隶属于江西省煤炭厅的临江矿山机械厂及煤建一处是镇上的两大企业,主要有煤矿开采所用的机械和其它民用机械,一处以承接矿山建设及其它工程项目为主。
(2)酿酒、造纸、食品加工,粮食加工及储备:临江的酿酒历史悠久,是全国驰名的“四特酒”的故乡,大诗人陆游曾写诗赞曰:“名酒来清江,嫩色如新鹅”,诗中所指清江即为现在的临江镇, 目前镇上有五个酒厂,产品师姑牌系列有高度酒和低度酒两种类型,高、中、低三种档次几十个品种行销各地。
造纸:临江的卫生纸质量在全镇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主要产品有卫生纸、餐巾纸和各类包装纸。
粮食加工:粮食加工业由来已久,临江是鱼米之乡,粮食的生产在国民经济中有一定的地位,国家为加强粮食的宏观调控,在临江设立了国家粮食储备库。
农产品加工:主要有花生制品厂和糯米粉加工厂。从而带动了全镇甚至周边乡镇农民积极种植花生等经济作物,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化生产、加工、销售态势。农业现状临江镇自古就是“鱼米之乡”,自1990年以来,逐步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提高
樟树市临江镇钟(鼓)楼重建奠基仪式现场[2]
了农业的集约化、商品化水平。现建有银杏基地2000亩,杨树基地3000亩,蔬菜基地3000亩,红桔基地3000亩,油茶基地5000亩,万头养猪场3个。奶肉牛基地16个,鲁区小尾寒羊种羊基地1个。药业生产临江药业由来已久, 由原临江府所辖各地药商组成的药帮与京帮、川帮并列为全国三大药帮,史称“临江帮”或“江西帮”。目前,全镇的药材生产面积达4000亩,百亩连片基地6个,千亩连片基地2个。具体为双洲村委的商洲积壳基地;庙前、姚巷、彻埠、纽塘村委的银杏基地;寒山、姜璜、武塘村委的黄栀子基地;渚塘村委的吴萸子基地和芦阳村委的杜仲基地。全镇中药材种植户达1200余户,药农4000余人,从事药材购销的单位和个体户达100余家。集市贸易和第三产业临江镇商贸活动异常活跃,是樟树河西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2002年社会商
樟树临江古镇鸟瞰图品零售总额达3亿元,个体工商税371余万元,全镇第三产业产值达5000余万元,同时还是重要的农产品、农资、生资、耕牛、仔猪、木材、建材集散地。
(1)农产品交易:临江是樟树市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主要有花生、柑桔、蔬菜、油料、棉花、红薯、谷糠、玉米、麦麸等,年成交量在2亿公斤以上。
(2)农资、生资:目前有四个乡镇的供销合作社设在临江,另外还设有市生资仓库,市物资采购供应站、农机采购供应站、竹木供应站、食杂果品仓库等多家单位,临江已成为农资集散中心,其影响范围扩大至周边县市。
(3)耕牛、仔猪:临江是樟树河西地区的耕牛、仔猪集散地,年成交量达7万头左右。
(4)木材、建材;临江现已成为木材和建筑材料集散地,经营范围有木材、钢材、水泥、建筑陶瓷、石灰、水暖设备及建筑装饰材料等,从业的个体工商户达到100余人。
此外,还成立了生猪贩运公司和花生贩运公司,年贩运生猪3万头,贩运花生1000万公斤;成立了客运联合车队和货运联合车队,拥有各式客货车150余辆。
广东省紫金县临江镇镇情简介临江镇位于紫金县境西北部、东江中上游东岸,东邻柏埔镇,西与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隔江相望,南连义容镇、古竹镇,北接源城区东埔。镇政府驻地临江圩,东距县城68公里。全镇总面积130.9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积2,000公顷、山地8,000公顷。辖1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有7,042户28,278人。高望大塘排设有紫金县东江金珠工业园,2004年,紫金县在临江圩镇成立紫金县经济开发试验区临江工业园。人文历史镇名因面临东江而得。明代分属宽得都上、下江东社。清代属宽得都江东约。民国18年(1929年)属第二区梧桐、排年乡,民国34年分属柏平、临江乡。建国初属古柏区、第四区,1952年属第十区(柏埔镇),1957年12月成立临江乡,1958年10月属柏埔公社,1961年4月分立临江公社,1983年9月撤社设区,1987年4月改设临江镇。水土资源临江镇地势东高西低,西南为丘陵,东北部属山区。柏埔河流经境内汇入东江,在江口形成冲积小平原。北部梧峰村梧桐尖山为最高峰,海拔338米。气候温暖,光照充足,年均温度20.9℃、降水1889毫米,无霜期310天以上。主要矿产资源有耐火石、稀土、辉绿岩、钛铁矿等。土特产有荔技、淡水鱼。经济以农业为主,是紫金县粮、油、糖、豆、红瓜主产区。1988年有水田2.3万亩,旱地0.61万亩。大部分布在东江及柏埔河沿岸,易受旱、涝威胁,有电动排灌机45台,建有库容208万立方米的斩坑水库.花生0.75万亩,总产770吨;大豆0.34万亩,总产251吨;甘蔗0.27万亩,总产0.88万吨;产小麦288吨。各类水果面积0.74万亩,总产198吨。农业发展2004年,农业、农村经济调整,全镇全年共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80多万元,修复水库2宗,改造木石坡5宗,修筑三面光渠道1.2公里,改善生产条件,稳定粮食生产。2004年水稻播种面积31,982亩,粮食总产量13,066吨。扩大蔬菜、花生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种植蔬菜19,080亩,蔬菜总产47,586吨;花生种植面积9,577亩,总产量2,059吨;以广东温氏(临江)种鸡场为龙头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养殖业,小庄园发展不断推进。总投资450万元,以联新、澄岭、桂林为示范点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正紧张有序施工。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全镇减负25.4万元,实际人均减负为15.6元。经济贸易乡镇工业方面,1988年有耐火石厂、食品厂、“三资企业”毛织厂等企业,其中耐火石销省内外,年产值26万元。境内水陆交通便利,有码头2座,设有镇船队,总吨位140吨,年产值10万元;有紫河、高临、古临公路通往县内外,村村通汽车。是全县较早普及用电镇之一。
商业网点集中在临江圩。建国前称石公神圩,有各类店铺20余间。1988年有商业店铺成百间,其中国营、集体30余间;全镇个体工商业户285户,年集市贸易额225万元。新建永久性商品交易市场1个,面积1500平方米。招商引资2004年,临江镇委、镇政府以构建临江东江大桥为契机,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努力完善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倾力打造引资平台,增强接纳外资能力。东江金珠工业园区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拓宽了工业园区1.8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逐步完善了园区“三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平整30万平方米的项目用地,完善了1.5公里长的园区排水、排污基础建设,顺利推进园区东西、南北两条小区水泥路硬底化建设,绿化园区过境路工程,完善配套园区自来水饮水工程建设。2004年,全年签约引进落户项目9个,合同利用外资5.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000万元,合同外资利用率11%。其中:嘉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老板许伟创办淇生塑胶制品(河源)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元,到位资金1,000万元,已动工;香港利致国际公司老板张宗池创办利致电业(河源)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元,到位资金800万元,已动工试产;深圳市创盛恒实业有限公司老板邹庆芳创办10万平方米自办工业园,计划投资8,000万元,到位资金200万元,已动工;河源裕宝实业公司老板杜秀杭创办商业综合开发11,800万元,到位资金100万元;顺华饰物(河源)有限公司创办五金工艺、物饰加工业务,计划投资1,500万元,到位资金180万元,已动工;紫金县正天兽药有限公司老板万徐萍合办兽药企业,计划投资800万元,到位资金130万元,已动工。财税金融2004年,全年财政税收总收入954万元,其中国税完成300万元,地税完成520万元,农业“三税”完成134万元;本级财政收入729万元;银信部门流通活跃,信用社存款余额3,950万元,贷款余额2,730万元。文卫事业文教卫事业方面,1988年有初中1所,小学17所,在校中学生660人,小学生3600人,教职工160余人。设有镇文化站、广播站、卫生院等。改革见闻2004年,临江镇委、镇政府围绕年初提出的集中抓“一桥两路三区”(临江东江大桥;市东环路临江路段、临江沿江大道;东江金珠工业园区、紫金经济开发试验区临江工业园、落户东江金珠工业园区内的深圳建莱实业有限公司自办工业园区)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办好“六件”实事的工作重点,以构筑“一桥”为突破口,以打造“两路”为纽带,以创建“三区”为动力,倾力打造优良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强做大工业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3.9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03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82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100.95%和5.3%。本级财政收入729万元。党政工作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依时进行.2004年3月,临江镇被市列为固本强基示范点,梧峰村为临江镇固本强基工程示范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整顿后进村和解决农村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学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全镇发展新党员32名,切实把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民主法制建设 切实办理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扎实推进。农村会计代理制得到全面实施。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查处“黄赌毒”案件78宗,其中“六合彩”赌博案件28宗,破获“两抢一盗”案件10宗,破获刑事案件18宗,打击贩毒共抓获贩毒人员5人,破贩毒案3宗,缴获毒品11克,共抓获吸毒人员16人。设施建设2004年,协助县完成了临江东江大桥的建设,东江大桥已于11月29日正式建成通车,河源市东环路、沿江大道建设正加快推进。投资2,500万元,新建德润钢铁厂110千伏变电站。逐步完善村级水泥硬底化建设,年丰村通行政村公路已完成改造,其中村民刘文生捐资10万元。改造了村级薄弱办公用址,巩固完善农村农网改造,改造了临古路船窝凹段水泥路面建设,新建镇府干部、职工食堂宿舍,改造圩镇老街道,完成了老街路灯亮化工程,扩建了圩镇自来水一厂和园区二厂的饮水工程。2004年大事记8月3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到临江镇考察。
9月30日 圩镇老街、过境公路的路灯安装工程竣工,安装路灯23盏,总投资60万元。
9月 河源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刘嘉文到临江镇进行调研。
9月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建中率领全市新闻媒体单位到临江镇采访。
11月29日 临江东江大桥建成通车。
11月29日 河源德润钢铁厂投产,利智电子厂动工兴建。
11月30日 镇府职工食堂及单身宿舍大楼竣工,总投资45万元
福建省浦城县临江镇镇情简介临江镇地处浦城县西南部,位于东经118°22′—118°30′,北纬27°45′—27°52′之间。东北
浦城临江镇安桥与莲塘镇相接,东南与水北街镇相邻,南和石陂镇毗连,西北与永兴镇接壤,西连山下乡,东西宽12.2公里,南北长10.8公里,面积113.74平方公里。境内四面环低山,中为河谷盆地,缀以缓丘。最高山峰为井栏村的金山坞,海拔803.8米。永兴溪(又名西溪)和山下溪分别从西北和西面入境,在隍山寺交汇,经临江街贯流东南,流向观前注入南浦溪。较大的河谷盆地有3块,总面积12495亩。镇驻地临江街距县城23公里,海拔230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7℃,无霜期245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780.2毫米。
辖16个村委会:水东村、水西村、新街村、石壁村、上际村、七墩村、山后村、余元村、寨下村、井栏村、源尾村、铁炉村、锦城村、樟山村、高坑村、瓦铺村。
境内已发现新石器至战国遗址23处。汉武帝时,东越王馀善在境内筑临江城。宋至清为清湖里、仁风里之地。民国期间在此先后设过示范乡、区、镇。解放后于1950年1月成立临江乡政府,隶属第三区公所。1951年分为临江、锦城、寨下、樟山4个乡,共辖16个村。1952年,临江成立第三区公所,划分临江、锦城、寨下、樟山、上际、山后、源尾、前墩、银场9个乡。其后几经撤并调整,1958年9月成立临江人民公社,辖16个大队、144个生产队。1984年9月改制为镇,辖16个村委会,总人口18982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有4638户19041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有14634人。2000年末统计下辖16个村委会、149个村民小组、5081户、19561人,其中男性10219人,非农业人口1935人。2005年,据县公安局提供资料,临江镇5081户,19561人,其中男性18662人。
境内资源物产丰富。矿藏有花岗岩分布在山后、七墩、余元、寨下、源尾、井栏、铁
油柰炉、樟山等村,铁炉村名疑与古代冶铁有关。物产历来盛产粮食、木材、毛竹、油茶、茶叶、柑桔、油柰、板栗等,粮食产量在全县19个乡(镇)中位居第六位。临江地势平坦,交通四通八达,是南片7个乡(镇)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水资源丰富,历史上曾利用水资源造坝53座,用以造碓和灌溉。解放后先后建电站12座,电力和县电网并网,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需要。境内文物古迹颇多,旅游资源丰富,有西汉临江城遗址,东越王庙旧址,唐朝古刹夕阳寺,大唐故范司空墓志碑,明朝镇安桥(临江桥),明朝锦城桥址,上际村神仙岩,井栏村蝙蝠洞等。
2005年,据浦城统计局提供资料,该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8228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1960亩,总产量19140吨;经济作物中油料播种面积8279亩,总产量1310吨;蔬菜瓜、果类播种面积18869亩,总产量18038吨;营林生产中幼林抚育出材量2333立方,全部木材量17211立方;畜牧业中当年出栏猪8635头,家禽100323只;茶叶采摘面积1960亩,总产量136吨 ,园林水果采摘面积10592亩,总产量2344吨。领导分工王桂孙(党委书记):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
吕英奇(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分管镇财政、财务审批。
陈荣孙(人大主席):主持人大主席团工作,分管民政、烟叶产业,挂点锦城、石壁村。
徐秀兴(党委副书记):负责政协联络组工作,分管党政办、农技、农机、兽医、经管、精神文明、政法、综治、信访工作,兼管计生工作,联系人大,挂点瓦铺、樟山、高坑村。
蒋建斌(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负责组织工作,分管党建、统战、乡镇企业、项目开发、安全生产、财税财贸、环保、劳动保障、统计、工会、妇联、共青团工作,挂点水东、上际村。
杨国瑞(纪委书记):负责纪委工作,分管检察、监察、机关效能建设、公路、交通工作,挂点寨下、余元村。
颜兴斌(宣传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分管文化、教育、广电、镇志编纂、邮政、电信工作,挂点新街、水西村。
江朝富(党委委员、人武部长):负责人武部工作,分管林业、村镇建设、城管中队、国土资源、市场管理工作,挂点源尾村。
曹华亮(统战委员、副镇长):负责统战工作,分管水利、自来水、老龄、关工、老体协工作,兼任文明办主任,挂点铁炉村。
许国进(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计生、卫生、药品监督工作,挂点七墩、山后村。
季金友(副科级干部):负责计生协,协管计生工作,挂点井栏村。
张泽芳(副科级干部):分管保险、科技、科协、技术监督工作。[3]
福建省上杭县临江镇历史沿革临江镇有行政区始于宋乾道四年(1168年),县址从钟寮场迁此有800多年,当时称郭坊。明、清改称在城里。民国时改称第一区、附城区。解放后,改称城厢区、城关公社、城关镇,1986年改为临江镇。地理位置临江镇位于东经116°24′,北纬25°03′,是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及中共上杭县委员会、县人民政府所在地。自然环境临江镇地处汀江中游,"三褶回澜"中段北侧的河谷盆地,三面环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温热湿润,年平均气温19.9℃,年降水量一般为1520一2130毫米。人口民族2002年底临江镇总户数12100户,总人口37440人,以汉族为主,有畲族900多人,其中:农业人口3364人,操客家方言。
〖市政建设及规划〗临江镇行政辖区有镇东、镇中、英明、天山、镇南、镇西、东南共七个居委会,60多个居民小组。城区面积4.9平方公里(未包括东南居委会),贯穿东西有解放路、人民路、北环路、江滨路;南北有建设路、北大路、和平路、西环路,镇区迁有小街小巷110多条。公园有街心公园、紫金公园、江滨公园。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为600吨,11万伏的变电站l座,城区防洪堤长3648米,城市园林绿化面积97.2公顷,公共绿地18.6公顷。电话普及率达85%左右。城关的新区有和平新村,北环新村、利民新村、北园新村、富古新村、移民新村等,城区人均居住面积达18.36平方米。对外交通公路交通便利,东经319国道至龙岩、厦门;北经205国道至长汀、永安、三明;西经205国道至武平、广东梅州、广州、深圳;南经杭永线至永定。经济状况2002年粮食播种面积754亩,粮食总产量298吨;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556元。预算内财政收入达3421万元。全镇拥有非公有制企业33家,个体工商户2073户,从业人数达6534人。文化状况临江镇现有小学2所(未包括县属小学l所)、幼儿园2所(未包括县属幼儿园1所及私立幼儿园),在校学生2500多人,任教教师13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镇文化娱乐场所50多处,老人活动中心7处。群众文化生活有文化创作、汉剧、木偶戏、灯谜、舞狮、舞龙、船灯、摄影、琴棋书画、戏剧弹唱等,城区医院3所。名产光华照明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种类型的节能灯;日用竹木制品厂生产各类木质餐具、玩具;特种变压器厂生产微型变压器和专利产品的电焊机;空心竹凉厂生产麻将竹凉席;冷作机械加工厂生产内河船舶及除尘变压器配件。社区党建工作辖区七个居委会先后兴建办公楼,集办公室、会议室、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娱乐室、党员活动室、市民学校、婚育学校、计生服务室于一体,功能齐全。健全了电教网络,安装了闭路电视,配备"微机"等设备。全镇有党员550多人,设立了"居委会干部养老保障基金"。离退休干部自发成立了婆婆宣传队、妇女禁赌会、民乐队、门球队、移风易俗理事会等群众性组织。城区精神文明建设临江镇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着力点。开展以"共居一地、共保平安、共建文明"为目标的文明安全创建活动。以开展创建"文明安全单位" "文明安全户"及评选"文明市民"为基础,重点创建"文明安全片区",全镇"文明安全片区"有六个,其中江滨文明安全片区被定为县级示范点。辖区内有省级文明单位9个、市级文明单位32个、县级文明单位65个。
重庆市永川区临江镇
永川区临江镇[4]
临江镇位于永川区东南部,东与江津区吴市镇接壤,南与何埂镇毗邻,西与双竹镇相连,北与陈食镇相邻,面积77.1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地距主城13千米(铁路)。地处北纬29°14′、东经105°57′;年均气温18.3℃。全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9个村、70个村民小组,13791户,40942人,人口密度531人/平方千米,是一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文明和谐的现代小城镇。
镇内交通便捷,通讯网络健全。成渝铁路横贯全境,临江火车站距场镇1.7公里;永川河流经镇域里程达28千米;“三横六纵”交通规划建设逐步实施,镇内公路四通八达。永(川)(江)津高等级公路、临(金)柏路穿境而过,“三级”交通网络覆盖全镇。通讯网络健全,社社通电话,移动网络覆盖率100%,开通了小灵通,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
城镇建设井然,市政设施齐备。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21平方千米,集镇常住人口10689人。城镇基础设施完善,有全国“百佳”水厂1座,有可供城镇居民使用的天然气,有标准的农贸市场3个,垃圾站4个,垃圾池22个,场镇绿化率达28%。1999年被评为“重庆市首批试点小城镇”和 “重庆优秀绿化小城镇”。镇内电力充足,商贸、运输、建筑、服务业发达,正在着力打造永(川)(江)津两区黄金线上的商贸中心。
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展迅速。临江镇内有丰富的原煤、石英砂、页岩、耐火石、粘土、磨浆石、假山石等矿产资源,开采潜力巨大。铸造、酿造、造纸、冶炼、印染、皮革、精工、建筑建材等各类企业24家,是永川“经济十强镇”之一。近年来,招商引资“牛鼻子”工程实施效果明显,新引进规模企业2家。2006年工业总产值达1.5亿元,创利税5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4000万元,全年实现招商引资3273万元。
优化产业结构,农业特色明显。 临江历来是永川的农业大镇,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近年来,该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狠抓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连续五年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年均总产量始终稳定在2.5万吨左右;建立了无公害生猪、鱼鸭两大养殖基地,年出栏商品猪3.5万头以上、年出栏商品鸭300万只以上、年产鱼600吨以上。柑桔、蔬菜、枇杷生产基地初具规模,特色日趋明显。2006年全镇农业经济总收入达3.3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81元。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治安秩序良好。镇区有永川区级直属中学一所,在校生2733人;中心小学4所(其中临江小学被重庆市命名为“实验示范小学”),在校生2200人;半托中心幼儿园1所。教育质量居永川区同序列前茅。救助、低保、养老、医疗 “四位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有供养100余人的重庆市级“农村模范敬老院”1所;有供50余人集中居住的五保家园3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顺利,全镇农民参合率达75%以上;有一级甲等医院1所,病床35张,专业技术人员40人。成功创建了“永川区卫生镇”。扶贫助残工作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多次被永川区授予“平安镇(街)”称号。
黑龙江兰西县临江镇临江镇位于兰西县东北部,呼兰河下游,东与北林区接壤,西北与青冈、望奎隔
黑龙江兰西县临江镇河相望,绥兰公路从镇中穿过,过境里程12公里。全镇幅员总面积200.7平方公里。共辖8个行政村,64个自然屯,总人口33,500人,其中农业人口31,300人。
临江镇一带,清代,属呼兰城镶白旗。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设置兰西县,划归东乡二区。中华民国时期,隶属六保。东北沦陷后期,改隶临江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设置临江区,1949年改为第八区。1956年6月,撤区划乡,将临江区划分为转心湖乡、临江乡。1958年8月,成立东风人民公社。1960年1月,将东升公社并入东风公社,1962年又恢复东升公社。1980年将东风公社更名为临江公社。1983年5月,政社分开,改为临江乡。1984年11月,撤乡设镇,改为临江镇。
临江镇现有耕地14.4万亩,土质肥沃,地下水源充足,水利灌溉控制面积1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6%。全镇共有林地2万亩,森林覆盖率14%。
临江镇是典型的农业生产大镇,改革开放以来,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2001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906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489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730万元;第三产业、个体私营经济实现1726万元;镇级财政收入实现280万元。
农业生产基础稳固,全镇粮食产量超亿斤,主产作物以优质玉米、大豆、水稻为主。近年来,不断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通过农业开发,大搞低产田改造工程,开发水稻生产,面积已达15,000亩以上,年产优质大米1,000万斤。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经济作物生产规模。初步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西瓜、香瓜、烤烟等作物的规模化生产。2001年全镇西瓜、香瓜生产面积达到7,000亩。烤烟生产面积实现3000亩,特别是西瓜、香瓜生产,以其优良的品质已闻名于周边各大、中城市,成为当地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主导产业。同时,不断面向市场,通过增加科技含量,发展订单农业等手段,加快发展特色、绿色农业生产,向中草药种植、谷糜、小豆等无公害杂粮生产、棚室蔬菜生产等规模不断壮大。农业生产逐步向质量、效益型方向迈进。
以养牛、养猪、养鸡为主的畜禽养殖规模逐年增大,2001年,全镇养殖业大户达
绒山羊到170户,肉、蛋鸡饲养总量达到40万只;牛存栏数达到7000头;生猪饲养量达到4.3万头;实现了户均一头牛、5头猪、50只禽的目标。并且品种不断优化,西门达尔、夏洛来等优质肉牛生产,瘦肉型猪生产,发展速度快,尤其在养牛业通过大户带动,目前已发展养牛专业村一个,专业屯7个,30头以上大户30户,50头以上的大户13户。同时,畜禽产品品质不断提高。镇内有种鸡厂、畜禽综合服务站、畜禽屠宰点、加工点及专职销售队伍一条龙式的产业发展链条。同时,利用呼兰河沿岸的资源优势,绒山羊、小尾寒羊、野山鸡、乌鸡、蛋鸭、大鹅等一些特色绿色畜禽养殖也悄然兴起。畜牧业发展正向着“半壁江山”的目标迈进。
乡镇企业发展极具潜力。全镇现有制油厂、面粉厂、亚麻厂、挂面厂、制板厂、制砖厂、水泥制品厂、饲料加工厂等各类资源加工型企业。其中,金福源制油厂以生产优质豆油、酱油、醋、浓缩饲料等系列产品成为当地粮食加工企业的龙头。近年来,临江镇不断加大企业生产力度,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投资者制定最佳的投资环境;建立了外籍人信息库和重点项目储备库,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确定待开发的重点项目有:稻草、杨树造纸项目、玉米秸秆饲料项目,大牲畜屠宰、冷冻及肉食品加工项目、玉米精深加工项目、砂石开发项目、柳编项目等都具发展潜力。
第三产业、个体私营经济粗具规模。临江镇西南距县城35公里,东距北林区50公里,西、北被呼兰河环绕,是个远郊型集镇。特殊的地理位置为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镇内商饮、服务、建材、百货、医药、修理、铸造、运输、建筑装簧九大行业已成体系,以餐饮服务、百货批发零售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规模不断壮大,辐射周边市、县、乡镇,年总产值达到1726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19%,并且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
临江镇的小城镇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镇内人均居住面积19平方米,程控电话入户率达47%,有线电视入户率达42%。全镇有两所中学,13所小学。教育环境全部达到了标准化。镇一中是国家级普九教育先进单位。镇内交通发达,除绥兰公路外,实现了镇村通,村村通,村屯通的公路网络化建设。森林覆盖面积以每年3,000亩的速度递增。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敬老院都达到了标准化。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临江镇在风景秀丽的峨眉山下,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民风淳朴、环境优美,是峨眉山下的一块宝地。全镇幅员面积30余平方公里,海拔高度:431米。
地理位置人口一万余人,是乐山市中区西南端乐九路(乐山至峨眉山市九里镇)经济轴线上的重要城镇,是乐山市中区政府规划的工业发展集中区。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临江镇地处市中区西南边缘,与三区市(乐山市中区、沙湾区、峨眉山市)八乡镇交界,与乐山大佛和郭沫若故居毗邻,距乐山市中区30公里,距峨眉山市16公里,距沙湾区17公里,紧靠峨眉山市乐都镇、九里镇、桂花桥镇等工业强镇。境内临江河穿流而下,四季水源丰富。成昆铁路穿境而过,紧靠九里、燕岗火车站;乐九公路全线通车,上通九里、峨眉、成都,下达苏稽、乐山,交通四通八达,十分方便。
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临江是正在开发的一片热土,境内山清水秀,林木葱郁,平坝、丘陵错落有致,是发展工业、旅游业及种养殖业的好地方。现已建成了占地663亩的乐山竹海公园和幽雅别致的罗院子农家乐,每天游人如潮,十分兴旺。境内页岩、沙石、林木、楠竹等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有蕴藏丰富的石灰石、石膏矿、煤矿在该镇附近。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临江镇是市级试点小集镇,集镇上集餐饮、娱乐、休闲、贸易为一体,医院、学校、兽防站、自来水厂以及金融机构配备齐全,布局新颖合理,水、电、闭路电视、调频高音喇叭四通八达,有线、无线通讯都方便、快捷。境内现建有机砖厂、预制厂、乐山市宏浩制铁有限公司、乐山市天源锌粉加工厂和正在建设中的110KV变电站和三环公司工业硅项目等工业企业。110KV变电站的建成,将为投资开发者提供强大的能源供应,为临江的工业发展提供“核动力”。
茶叶产业,为农增收。位于峨眉山下的临江镇受峨眉山气候的影响,盛产茶叶,境内茶叶种植面积达6500亩,主要品种为优质茶叶福选九号、名山一三一号,是生产碧螺春、毛峰、竹叶青等名茶的良好原料。
社会治安,安全稳定。临江镇社会治安良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是“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和“市级无毒社区”。临江派出所驻地临江镇政府,警民联防确保了社会稳定。
[5]临江镇下辖村:
砖房村
禾丰村
稻香村
隔河村
立新村
跃进村
游坝村
临江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8065
男
4173
女
3892
家庭户户数
2509
家庭户总人口(总)
8042
家庭户男
4162
家庭户女
3880
0-14岁(总)
1441
0-14岁男
755
0-14岁女
686
15-64岁(总)
5889
15-64岁男
3053
15-64岁女
2836
65岁及以上(总)
735
65岁及以上男
365
65岁及以上女
37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7882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临江镇基本概况临江,地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江苏省海门市(海门市经济综合实
海门市临江镇力列全国县域第33位,未来发展竞争力列全国县域第14位)东侧。她东揽滔滔黄海,南依奔腾长江,西枕开放城市南通,北靠宁启高速公路和宁启铁路。位于中国沿江经济和沿海经济带的交汇点上,因濒临长江而得名。
临近的海太汽渡、南通机场、宁启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的沿江高等级公路、苏通大桥和宁启铁路,以及横穿全镇的336省道,为临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供了十分便捷的海、路、空交通条件。随着越江通道和崇启、崇海大桥的建成,将进一步缩短临江至上海的行程。
临江背负广袤的江海平原,全镇总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3.2万。下辖十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境内地势平坦,沟河成网,社会治安良好,农林牧副渔五业兴旺。“普江牌”大蒜认定为江苏省无公害产品,“临江牌小寒王”毛豆饮誉长江两岸。“海门山羊”、“四色宝豆”是这里的特产。顺应沿江开发和城市建设的扩容提质,依托灵甸工业集中区,将使临江人气更足,商气更旺,名气更响。
改革开放给临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机械制造、金属制品、印染、纺织业为主体,化工、电子、建材、服装等门类较全的工业体系。江苏双马集团系中国化工装备协会首批成员单位,生产的橡塑机械产品获全国名优产品称号。南通白鹤机针有限公司是海门机针的发源地。全镇缝纫机针生产企业已发展至19家,年产量达2亿包,占全国机针产量的5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机针之乡。东海纺织有限公司系国家中型纺织企业,拥有最新型的气流纺设备。江海印染园区,集印花、染色生产于一体,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占地800亩的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独特的废水处理中心,营造了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在该镇境内新启动的规划10平方公里,首期启动160公顷的海门市级灵甸工业集中区,为发展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等产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区位交通1、航空:北距南通兴东机场30公里,南距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120公里,均有高等级公路相通。
2、铁路:距新长铁路南通站30公里。规划建设中的沪崇苏铁路穿过该镇境内。
3、公路:南京至启东的宁启高速公路穿过临江镇全境,境内设有出口;经海太汽渡,驱车二个小时即可到达上海;经宁启高速公路,驱车三个小时到达南京。正在开工建设的沿江高等级公路,横穿全镇。通过此公路,经苏通大桥,1.5小时即可进入上海。
4、航运: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港的辅助港南通国际集装箱码头距该镇40公里。
5、港口:距离该镇20公里的海门港是长江北岸距上海最近,出海最便捷的天然港口,可建万吨级客货、建材、石油、船厂等码头。
6、越江通道工程:浦东至崇明敷设江底隧道、崇明至海门建越江大桥,大桥长1.8公里。界时临江将真正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临江镇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临江镇镇情概述临江镇位于资阳市雁江区北大门,属浅丘地貌,辖区内有1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85个村(居)民小组。幅员面积9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540亩,总人口43429人。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该镇2006年有耕地面积44799亩,其中田14000亩。镇内主要水稻、玉米、红苕、豆类、海椒、水果、韭黄、蔬菜等,养殖业以生猪、山羊、小家禽为主,200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亿元。乡镇企业以建工建材、食品生产为主,年创产值近4亿元。小城镇中心村建设步伐加快,现有场镇4个,集贸市场5个;文昌村和高桐村中心村建设初具规模,总投资400多万元,新建门面120余间,商贸活动;大高寺生态旅游开发区现有12户投资商落户,占地30余亩,总投资近200万元。[6]历史沿革“临江寺”因寺庙多且寺庙临沱江边而得名,历史上的“临江寺”由王爷庙、三神宫、万寿宫、南华宫、文武宫等几座寺庙组成。临江镇是1992年7月撤区合乡建镇后,由原来的临江镇、昆仑乡、清泉乡、老鹰乡合并而成。交通情况距资阳城区10公里,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321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优
雁江区临江镇势显著。老鹰水库、沱江、九曲河流经镇域,土地肥沃,水源丰富。自古以来,商贾云集,是资阳城郊经济较为繁荣的镇乡之一。行政辖区下辖:临江寺居委会、石榴村、高桐村、宝珠村、临庵村、清泉村、文昌村、吉乐村、红碑村、大堰村、斑竹村、先锋村、墨池村、昆仑村、太子村、水井村、柳铺村、高柏村、仁里村辖区代码512002103临江镇
512002103001临江寺居委会
512002103200石榴村
512002103201宝珠村
512002103202高桐村
512002103203吉乐村
512002103204红碑村
512002103205大堰村
512002103206清泉村
512002103207斑竹村
512002103208先锋村
512002103209文昌村
512002103210墨池村
512002103211太子村
512002103212昆仑村
512002103213水井村
512002103214仁里村
512002103215柳铺村
512002103216高柏村
512002103217临庵村[7]基础设施拥有乡道63公里,村道36.8公里,硬化养资路4.6公里,杨清路2.5公里,达到社社通车。镇内有汽车客运站3个,火车站2个,集贸市场4个,通讯设施良好,有程控电话2500门以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基站各4处,无通讯死角。邮政支局1个,电信分公司1个,移动、联通营业厅各1个,农村合作银行分厘处4个, 已全面完成农网改造。工业产业该镇工业以建工材料、食品深加工、机车汽车零配件、化工原料、包装保健食品、塑料制品为主,年创产值逾4亿元。境内有资阳市晨风传动有限责任公司(原四三一厂三分厂)、正力包装、力源粮油、长隆化工等规模企业,有国际品牌的临江寺豆瓣有限公司,辖区内有四川省大堰园艺场、老鹰水库和兰成渝输油管道分输站。资阳市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广西玉柴发动机生产线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农业产业依靠区位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镇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
雁江区临江镇麦、红苕、豆类、海椒、韭菜、冬菜、花菜、西瓜等,有大棚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500亩,市级韭黄生产基地5000余亩,冬菜基地1500亩,海椒基地3000亩,已获得AA级绿色食品认证,建立蔬菜协会1个,海椒生产合作社1个,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养殖业以生猪、山羊和小家禽为主。已建成规模生猪养殖场13个,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人文历史临江镇人杰地灵,孕育了西汉辞赋家王褒、巴蜀笑星刘德一等文化名人,涌现了人民英雄雎朝兵、全国劳模陈书琼以及中华创业女性张玉芳。著名品牌“临江寺”豆瓣,曾受到朱德、邓小平等先辈的好评,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并作为每年供应中南海国宾馆的调味品。风景名胜辖区内有风景名胜大高寺、洗墨池、王褒墓,洗墨池和王褒墓均已列为了历史文化文物。[8]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临江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164595人,其中临江镇 5622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