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常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2-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803年英国化学家w.亨利研究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时,总结出一条经验规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一种气体在液体里的溶解度与该气体的平衡压强成正比”。该定律适用的条件是其气体的平衡分压不大,气体在溶液中不与溶剂起作用,(或起一些反应,但极少电离)。被溶解气体的数量可用不同的浓度表示,亨利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可有下列几种形式:

PB=kB(x)xB,PB=kB(m)mB,PB=kB(c)cB

式中xB──溶质B的摩尔分数

mB──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单位为mol·kg-1

cB──为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dm-3

KB(x),KB(m),KB(c)均称为亨利常数,它们的关系如图。三者的单位分别为1、Pa或KPa等;

2、Pa·kg/mol、KPa·kg/mol等;3、Pa·L/mol、KPa·L/mol等。

ρ为溶液密度,Mr(A)是溶剂A的相对分子质量。

亨利常数也有用单位体积中所溶解气体的体积来表示的。

由于气体溶解在液体中所构成的溶液与其他类型的溶液无区别,故该定律也适应于两种液体组成的稀溶液。一些气体溶于水时的亨利常数亨利常数KB(x)(kPa)(298K)

H2

N2

O2

CO2

CH4

7.12x106

8.68x106

4.40x106

1.66x106

4.18x106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