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3-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成立于2002年7月,剧院是在原青海省京剧团(成立于1949年)、青海省平弦实验剧团(成立于1961年3月,1970年撤消,1980年恢复)、青海省话剧团(成立于1964年)三团合并的基础上创建的。剧院下设院办公室、业务处、文化产业部、京剧团、平弦实验剧团、话剧团(儿童剧团)、民族艺术团、舞美制作中心等部门。共有职工13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2人(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74人)。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集京剧、青海地方戏、话剧、歌舞为一体,艺术品种齐全,有较强的艺术生产力量,集中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剧院原三团几十年来,为繁荣青海的艺术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创作演出了200多台剧目,同时使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脱颖而出,为青海的戏剧艺术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京剧《绿原红旗》、《格萨尔王》、《宝珠寺》、《土族儿女》、《七侠五义》、《儿童剧专场》;话剧《翰海虹》、《三百年前》、《驮泉交响曲》、《钓鱼》、《雪祭唐古拉》、《时代正气歌》、《小院真热闹》、《西部情话》、《客来福来》、儿童剧《大山国与小勇士》、《草原雏鹰》;平弦戏《狸猫换太子》、《尕旦和尚》、《巧县官》、《大墙内外》等剧目的演出曾轰动一时,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京剧《绿原红旗》、《格萨尔王》、《宝珠寺》、《土族儿女》,话剧《翰海虹》、《高山尖兵》、《三百年前》、《雪祭唐古拉》等剧目晋京演出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好评。其中平弦戏《大墙内外》荣获1999年青海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话剧团儿童剧《大山国与小勇士》1995年荣获中宣部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提名奖,1996年全国儿童剧新剧目评比二等奖,文化部儿童剧扶贫演出“超百场”奖,青海省第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等诸多奖项。

2002年,剧院根据青海省政府的要求,对剧院进行了内部结构调整和资产整合,以谋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新路子。剧院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生产潜力,活跃艺术创作,在参加首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全省专业文艺调演中,剧院新创编的方言话剧《客来福来》荣获剧目一等奖、编剧一等奖、导演一等奖、舞美一等奖;新编平弦戏《塔中塔》获剧目二等奖、编剧二等奖、导演二等奖,并获多项个人单项奖。新编西部京剧《天马歌》在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演出中获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表演奖、优秀舞美奖等单项奖,为青海争得了荣誉。

剧院成立后,不断深化改革,激活广大艺术从业人员的创作热情和潜能,壮大了艺术生产实力,以创新的思路、全新的机制,为推进青海省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