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事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介绍分布式事务是指事务的参与者、支持事务的服务器、资源服务器以及事务管理器分别位于不同的分布式系统的不同节点之上。为了实现分布式事务,需要使用下面将介绍的两阶段提交协议。 * 阶段一:开始向事务涉及到的全部资源发送提交前信息。此时,事务涉及到的资源还有最后一次机会来异常结束事务。如果任意一个资源决定异常结束事务,则整个事务取消,不会进行资源的更新。否则,事务将正常执行,除非发生灾难性的失败。为了防止会发生灾难性的失败,所有资源的更新都会写入到日志中。这些日志是永久性的,因此,这些日志会幸免遇难并且在失败之后可以重新对所有资源进行更新。 * 阶段二:只在阶段一没有异常结束的时候才会发生。此时,所有能被定位和单独控制的资源管理器都将开始执行真正的数据更新。 在分布式事务两阶段提交协议中,有一个主事务管理器负责充当分布式事务协调器的角色。事务协调器负责整个事务并使之与网络中的其他事务管理器协同工作。 为了实现分布式事务,必须使用一种协议在分布式事务的各个参与者之间传递事务上下文信息,IIOP便是这种协议。这就要求不同开发商开发的事务参与者必须支持一种标准协议,才能实现分布式的事务。

分布式事务处理 (TP) 系统旨在协助在分布式环境中跨异类的事务识别资源的事务。在分布式 TP 系统的支持下,应用程序可以将不同的活动合并为一个事务性单元,这些活动包括从“消息队列”队列检索消息、将消息存储在 Microsoft SQL Server 数据库中、将所有现有的消息引用从 Oracle Server 数据库中移除,等等。因为分布式事务跨多个数据库资源,故强制 ACID 属性维护所有资源上的数据一致性是很重要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