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开謩(1862—1937),字贻书,号放庵,福建长乐人。光绪进士。曾任甘肃副考官、河南学政、江西提学使。民国后未入官场。久寓北京。善诗,工书。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光绪进士。官吏部主事。因协助其父陈宝箴在湖南实行新政,遭慈禧憎恨,父子同被革职。清亡,以遗老自居。日寇侵华北,拒不出仕而死。工诗,为近代诗坛同光体首领。改世:意谓由清入民国,故称改世。 勋名:功名。宋苏舜卿《春日感怀》诗:“望国勋名晚,伤时岁月飞。” 揽胜:揽取美好的景色。 飞吟:纵情吟唱。 淡泊:恬淡。《抱朴子·广譬》:“短唱不足以致弘丽之和,势利不足移淡泊之心。” 襟期:情怀,抱负。 独行:指气节高尚。《礼记·儒行》:“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行,旧读xìng,足以表明品质的举止行动。如言行、品行。 馀生:泛指老年、暮年。 佐谈:陪同谈论。 联酌:一起畅饮。 绸缪:指情意殷勤。歌哭:“长歌当哭”的省略。以歌代哭,此指放声歌咏来表达哀挽之情。同居:指晚年居北京,与三立的乡试座师陈宝琛为邻。 上联倾吐仰慕林之高风亮节;下联扣林与其师陈宝琛的交往。联语哀词深警,不肯一字落于平凡,情致切挚,表达痛悼之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