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玛丽·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3-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者布托尔特 布莱希特

原文那是蓝色九月的一天,

我在一株李树的细长阴影下

静静搂着她,我的情人是这样

苍白和沉默,仿佛一个不逝的梦。

在我们的头上,在夏天明亮的空中,

有一朵云,我的双眼久久凝视它,

它很白,很高,离我们很远,

当我抬起头,发现它不见了。

自那天以后,很多月亮

悄悄移过天空,落下去。

那些李树大概被砍去当柴烧了,

而如果你问,那场恋爱怎么了?

我必须承认:我真的记不起来,

然而我知道你试图说什么。

她的脸是什么样子我已不清楚,

我只知道:那天我吻了它。

至于那个吻,我早已忘记,

但是那朵在空中漂浮的云

我却依然记得,永不会忘记,

它很白,在很高的空中移动。

那些李树可能还在开花,

那个女人可能生了第七个孩子,

然而那朵云只出现了几分钟,

当我抬头,它已不知去向。

诗词鉴赏我的梦里还悠悠荡荡漂浮着一首不仅仅关于爱情的情诗。

回忆玛丽·安,回忆夏天明亮的空中的那朵云,那棵阴影细长的李树,那个升起来又落下去的月亮,那些年少轻狂的幸福时光。当我们回忆,它已不知去向

那时候的爱恋,随风飘远。你的面庞就像天空中的云朵一样,变换着,没有个固定的样子。那些话语,是什么?都不重要了。只是知道有一个人曾经……

作者简介布莱希特德国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导演、诗人。1898年2月10日出生在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父亲是一家造纸工厂的经理。 1917年进慕尼黑大学学习文学,兼攻医学。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他被派往战地医院服务。革命失败后,继续大学学习,对戏剧发生浓厚兴趣。同年写出第一部短《巴尔》,攻击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性,1920年完成剧作《夜半鼓声》。1922年写出《城市丛林》,并撰写剧评。1922年被慕尼黑小剧院聘为戏剧顾问兼导演。1924年应著名导演莱因哈特邀请赴柏林任德意志剧院戏剧顾问,创作剧本《人就是人》。1926年,布莱希特开始研究马列主义,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见解,初步提出史诗(叙事)戏剧理论与实践的主张。创作有:《马哈哥尼城的兴衰》(1927)、《三分钱歌剧》(1928)、《屠宰场里的圣约翰娜》(1930)和《巴登的教育剧》、《措施》、《例外与常规》等教育剧。1931年,将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改编为舞台剧。1933年希特勒上台,他带着妻子儿女逃离德国,开始了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1948年10月返回柏林(东)定居。1949年与汉伦娜一起创建和领导柏林剧团,并亲任导演,全面实践他的史诗戏剧演剧方法。1956年8月因心脏病突发逝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