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长脚鹬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文名:黑翅长脚鹬 拉丁名:Himantopus himantopus 英文名:Black-winged Stilt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Linnaeus, 1758)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鸻形目->->->反嘴鹬科->->长脚鹬属->

分布范围: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非洲中南部地区,印度洋,加拉帕戈斯群岛,中南半岛和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中国分布于繁殖在新疆西部、青海东部及内蒙古西北部。中国其余地区均有过境记录,越冬鸟于台湾、广东及香港。

动物简介:高挑、修长(37厘米)的黑白色涉禽。特征为细长的嘴黑色,两翼黑,长长的腿红色,体羽白。颈背具黑色斑块。幼鸟褐色较浓,头顶及颈背沾灰。

虹膜-粉红;嘴-黑色;腿及脚-淡红色。

食性:主要以软体动物、虾、甲壳类、环节动物、昆虫,以及小鱼和蝌蚪等为食。

繁殖:繁殖期5—7月,孵卵期16—18天。

叫声:高音管笛声及燕鸥样的 kik-kik-kik声。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及东南亚。

指名亚种为罕见季候鸟。

习性:喜沿海浅水及淡水沼泽地。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