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抽样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层抽样法也叫类型抽样法。它是从一个可以分成不同子总体(或称为层)的总体中,按规定的比例从不同层中随机抽取样品(个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样本的代表性比较好,抽样误差比较小。缺点是抽样手续较简单随机抽样还要繁杂些。

就是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

分层抽样:也称分类或类型抽样,是先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将总体各单位(或个体)分为不同的等级或类型,即层,然后从每一层中按比例或不按比例再用简单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的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构成样本。最常用的是按比例抽样。分层抽样的原则是各层内部的差异要尽可能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异要大。

例如:某校抽样调查初中学生读课外书的情况,全校共有学生485人,其中一年级180人,二年级160人,三年级145人,如果从全校学生中抽取100人进行调查,那么不同年级可视为不同层次,按每个年级的人数比例抽样。三个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7%。33%,30%,则每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37(即100*37%)人,33人,30人,每个年级的学生可再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的方法确定。

例如,一个单位的职工有500人,其中不到35岁有125人,35岁至49岁的有280人,50岁以上的有95人.为了了解这个单位职工与身体状况有关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由于职工年龄与这项指标有关,决定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抽取.因为样本容量与总体的个数的比为1:5,所以在各年龄段抽取的个数依次为125/5,280/5,95/5,即25,56,9。

【摘自数学书】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一定的比例,从各层次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次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分层抽样。

统计学中的。就是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

多次分层抽样法

多次分层抽样法是指对调查母体进行分层的次数在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分层抽样方法。采用这种抽样方法,是对调查母体分层以后,再对调查副次母体进行分层,最后仍以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