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物种信息】中文学名: 原鸡

中文目名: 鸡形目

中文科名: 雉科

中文属名: 原鸡属

同物异名: Phasianus gallus Linnaeus, 1758,

中文俗名: 茶花鸡 红原鸡 野鸡 山鸡 烛夜

拉丁文目名: GALLIFORMES

拉丁文科名: Phasianidae

拉丁文属名: Gallus

拉丁文种名: gallu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Linnaeus, 1758)

英文俗名: Red Junglefowl

【形态】寻常略大(雄鸟70厘米,雌鸟42厘米)的家鸡野生祖先。雄鸟上体力具金属光泽的金黄、橙黄或橙红色,并具褐色羽干纹。脸部裸皮、肉冠及肉垂红色,且大而显著。飞羽褐黑色,具栗色外缘。尾羽黑色具金属绿色光泽,中央两枚尾羽最长,下垂如镰刀状。下体褐黑色。脚蓝灰色。雌鸟上体大部黑褐色,上背黄色具黑纹,胸部棕色,往后渐变为棕灰色。 虹膜-红色;嘴-角质色;脚-蓝灰色。 叫声:只在春季繁殖季节鸣叫。雄鸟叫声如ge ge--ge ge中间有一明显停顿,最后的ge 非常短,如家养公鸡缩短的叫声。

【分布】分布范围:印度次大陆北部、东北部及东部,中国南部,东南亚,苏门答腊及爪哇。引种至其他地区。 分布状况:常见,分布于中国西南部(spadiceus)及中国南部并海南岛(jabouillei)的热带常绿带灌丛及次生林。

中国国内分布于云南的潞西、永德、镇康、耿马、双江、西盟、景洪、勐海、勐腊、思茅、景东、绿春、金平、河口与富宁,广西的靖西、百色、那坡、巴马、崇左、龙州、宁明、凭祥、大新、天等、防城、上思、武鸣、邕宁、上林、膝县、岑溪、马山、田林以及博白、红水河等地,广东的徐闻,海南的霸王岭、吊罗山、文昌、琼海、白沙、万宁、乐东、琼中、鹦哥岭、尖峰岭、东方、保亭和陵水,均为留鸟。

【习性】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热带森林、次生竹林中,集群生活。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嫩竹、树叶、各种野花瓣为食,也吃白蚁、白蚁卵、蠕虫、幼蛾等。雄鸟独处,或与众雌鸟配偶,或其他雄鸟群栖。取食于地面但飞行能力强,夜栖树上。

【繁殖】2~5月份繁殖,多筑巢于树根旁的地面上,在浅凹内铺一层枯叶,少许羽毛。年产卵1~2次,每窝4~8枚,多则12枚,浅棕白色。孵卵期18~21天。

【濒危等级】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濒危因素】栖息地破坏:热带雨林的大面积消失是导致原鸡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过度捕猎:过度狩猎是导致原鸡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中医传统理论认为原鸡除去内脏和羽毛,取肉鲜用,有补肾、益气血、清虚热的功效。因此被利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