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建立于2003年。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与北京语言大学共建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分中心”于2004年正式成立,并挂靠于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研究所承担的研究项目主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面向内容计算的文本标注研究”、教育部项目“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模式研究”、“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的交互设计研究”、“面向语言监测的分词标注方法评价研究”等。

研究所招收和培养从事相关研究的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接受相关方向的博士后流动,并接收国内外高级访问学者和进修生。

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致力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与发展,在推进本校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发展,推动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跟踪国际前沿发展水平,及在语言文字应用与国际接轨方面做出贡献。

学科建设应用语言学最初主要指语言教学,这是面向人的应用研究。后来随着语言信息处理的发展,计算语言学也纳入其中,这是面向机器的应用研究。因此现在的应用语言学包含面向机器和面向人的语言应用研究两个方面。本研究所的学科建设也就以语言信息处理为核心,包括下面三个研究方向。一、以语料库为基础的语言研究本研究方向旨在大规模汉语语料库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基于语料库和由语料库驱动的语言研究,包括语料库建设方面的工程性研究和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应用研究。这些研究可以服务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汉语教学。二、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研究本研究方向旨在对语言资源的建设、积累、应用进行研究,并通过大规模语料库对字、词语、句式等进行调查,以便为精准型的对外汉语教学积累素材。

随着汉语海外推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人数越来越多,这些学习者的学习起点、学习背景、学习目的具有很大的差别,如何面向不同的学习对象快速的获得适合学习者的基本素材,无疑,语言资源的建设和积累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如何从语言资源中有效的提取、分类相应的语言知识,是构建学习内容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三、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对外汉语教学现代化本研究方向旨在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现代化手段,如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与学。在国家信息化、教育信息化、语言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大力推进对外汉语教学现代化,积极倡导汉语教学的新观念、新模式、新资源、新平台,培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汉语教学新师资队伍、新管理队伍、新技术队伍,才能满足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需求。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教学模式现代化;教学内容及资源的现代化;考核和测评的现代化;教师现代化;教学管理数字化;教学研究数字化。

人才培养与本研究所的学科建设相对应,本所的人才培养工作也包括下面三个方向。一、以语料库为基础的语言研究生培养该方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把握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掌握使用语料库的方法、技能、工具,在语料库上进行字、词语、句法、语义、语篇等各个层次上的语言研究。二、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研究该方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就是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语言资源收集、整理,并有效的提取特定语言知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能够开展面向需求的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定制研究。三、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对外汉语教学现代化该方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多媒体辅助汉语教学及网络汉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提高信息素养,增强面向信息化、数字化的汉语国际传播的能力,能够从事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职能部门的教学科研、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设计、网络与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课件的设计、开发、维护、管理、应用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