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BP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PABPs)是一个蛋白家族,其特征是能结合多聚腺苷酸RNA。

在人和小鼠中发现有5个为人们所熟知的PABPs,命名为PABP1 或者 PABPC1, tPABP (在小鼠中为PABPC2 ,在人中为PABPC3), iPABP 或者 PABPC4, PABPC5 和 N1。在人类还发现另外一个PABP基因,命名为c20orf119,使得人类的PABP家族成员增加到了6

个。

基于细胞内定位和进化史,PABP被分成两大类,胞核类的和胞质类的。胞质类的PABP的总体结构是高度保守的,包括通过一个富含脯氨酸和甲硫氨酸残基的非结构性的连接区与羧基端螺旋结构域相连的四个RRMs 。典型的核PABPs蛋白有一个氨基端,接着是单个的RRM,和一个富含精氨酸的羧基端结构域。识别多聚腺苷酸既要求同时具有RRM和富含精氨酸的结构域。

PABPs在mRNA循环和参与基因表达的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们结合新合成的多聚腺苷酸或者成熟的mRNA的尾巴,并且,看来作为在多聚腺苷化、输出、翻译和它们结合的转录本的翻转中特定步骤的顺式效应因子。PABPs缺乏任何明显的催化活性,但是提供了介导这些步骤的一些因子结合的骨架,并且很明显也作为一些结合因子的拮抗物,这些因子使得mRNA降解步骤的最后一步能够进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