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表传染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由寄生于皮肤及体表粘膜的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因其通过接触而传播,又是称接触传染病,包括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狂犬病、炭疽病、破伤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衣原体性结膜炎(沙眼)、癣、疥疮和血吸虫病等。病毒、细菌、霉菌、螺旋体、衣原体、蠕虫和节肢动物(疥虫)为其病原体,人及某些哺乳动物为传染源。体表传染病的传播形式有直接接触传播(如性病、狂犬病),间接接触传播以及与含有病原体的水、土壤接触而传播(如破伤风、吸虫病)。因此感染与否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的有无及频度,也与地理环境、职业、外伤和社会风尚等因素有关。性病也属于接触传染病,主要由性交引起,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类型。性病可用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予以治疗,但关键在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切断传播途径,防患于未然。其他体表传染病的预防主要包括采取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如从事某些特殊工作时穿戴工作服、鞋、帽、口罩、手套等)、消灭动物传染源(鼠、病犬、病猫等)以及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