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七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3-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李宗仁时期统一广西其前身为李宗仁、黄绍竑领导的广西定桂讨贼联军。自1923年11月至1925年4月,定桂讨贼联军以六千之众先后将陆云高、陆荣廷、沈鸿英等旧桂系军阀六万军队消灭。自1925年2月至7月,以不足两万人击溃唐继尧滇军7万人,统一广西。1925年10月初至12月7日,全军入粤,协助广州国民政府,将熊克武、邓本殷、林俊廷、申葆藩等3万余叛军消灭。

1926年3月,受广州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任军长,黄绍竑任党代表,白崇禧任参谋长,全军4万余人。中国共产党员黄日葵一度出任第七军政治部主任。北伐时期1926年5月初,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七旅(旅长钟祖培)北上湖南衡阳,支援受到北洋军阀吴佩孚攻击的湖南军阀唐生智,由此打响北伐第一枪。6月5日,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宣言出师北伐。李宗仁率第七军12个团的兵力组成北伐部队,计2万余人。因白崇禧升任北伐军代参谋总长,故另委王应榆为第七军参谋长。改任黄日葵为第七军广西留守部队政治部主任,委任麦焕章为第七军北伐部队政治部主任。广西留守部队计8个团,由黄绍竑指挥。

1926年5月初至9月初,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与第四军、第八军作为北伐军主力,经过衡阳、长沙、汨罗江、汀泗桥、贺胜桥诸战役后,消灭了北洋直系军阀吴佩孚20万主力,围困武昌。

1926年9月10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命令第七军进军江西,对新直系军阀孙传芳作战。历经箬溪、德安、王家铺、九仙岭四场血战,击破军阀孙传芳的10余万主力部队,为国民政府控制江西奠定了基础。

江西之连场血战,第七军阵亡团长3名:吕演新、陆受祺、吴铁英,下级军官伤亡三分之一,士兵两万人伤亡四千余人。

战果:

箬溪之役全歼孙传芳三大主力中的谢鸿勋第四师2万人,谢鸿勋重伤身亡。

德安之役击溃包括孙传芳三大主力之首的卢香亭第二师在内共3万余人。

王家铺之役击溃敌第五方面军陈调元部3万余人。

九仙岭之役击溃卢香亭、上官云相、李俊义等部3万人,俘虏敌旅长2人:杨赓和、崔景贵。

江西之战后,国民革命军第七军获得蒋中正之通电嘉勉,被国民政府及民间称为“钢军”。

1927年2月,第七军转战安徽,3月初攻克安庆,中旬进占芜湖。敌安徽省长陈调元率所部2万余人投诚。

1927年4月,爆发“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七军奉命在南京以西采石矶将企图暴动之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缴械,第六军军长程潜,党代表林祖涵(即林伯渠)潜逃武汉。第七军随后在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刘峙)中逮捕中国共产党员,并监视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十一师,使得蒋中正顺利撤销薛岳、严重之师长职务。

1927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渡江北伐,进攻孙传芳和直鲁系军阀张宗昌,李宗仁任国民革命军第三路军总指挥。5月11日,第七军占领巢县,13日于柘皋大破直鲁军。15日晚,直鲁军宿将马济率精锐4万余人并1千余名白俄骑兵在合肥梁园与第七军展开决战,北军大败,马济战死。20日,第七军攻克凤阳,22日,占领重镇蚌埠,6月2日,克复徐州。第七军第一师师长夏威因战功接任第七军军长。

夏威时期蒋中正下野6月23日,第七军进攻山东,25日占领峄县,27日,在临城全歼直鲁军精锐马玉仁师。7月初,武汉汪兆铭派唐生智、张发奎两部20余万大军东征南京,欲打倒蒋中正。李宗仁遂率第七军自山东前线兼程南下,驻防芜湖、安庆一线。

第七军撤离后,直系孙传芳,直鲁系许琨、徐源泉等组成联军向徐州反扑,因蒋中正指挥错误,北伐军大败,徐州失守。北洋军趁势追击,北伐军全线溃败,8月5日,蒋中正率败军退回江南,江北除个别据点,皆被孙传芳军占领。

李宗仁得悉友军徐州惨败后,遂放弃安庆,第七军全军向芜湖、南京收缩,汉方唐生智军遂进占安庆,集结东下。同时,李宗仁得悉驻南京下关的第27军军长王普与孙传芳勾结,意图叛变后,遂令第七军第二师李朝芳部将27军全军缴械。

1927年8月12日,蒋中正下野。其后,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二师、第三师分别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原二师师长胡宗铎任十九军军长,第十三军军长则由白崇禧自兼。第七军广西留守部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黄绍竑亲任军长。栖霞龙潭战役1927年8月24日,孙传芳动员11个整建制师又六个混成旅的部队,倾巢南犯,自南京乌龙山、栖霞山、龙潭三处渡江,部队渡江后,船只悉数开往北岸,以示破釜沉舟,有进无退之决心。8月25日至9月1日,第七军、第十九军与何应钦第一军通力合作,经一周血战,将南渡10万之敌全歼,孙传芳仅以身免,此后淡出中国政坛。而国民革命军伤亡亦达八千余人,系中国近代内战史罕有之剧战。此战后,夏威因此役战功晋升上将。栖霞龙潭战役系北伐战争中最具决定性的一役,此战决定了国民政府之生死存亡。宁汉战争1927年9月,汪兆铭指使唐生智第四集团军7个军又10个暂编师东下,企图推翻南京国民政府。10月19日,国民政府发布“西征讨唐令”,西征军由8个军组成,李宗仁任西征军总指挥,宁汉战争爆发。10月25日,第七、十九军克复安庆,全歼高桂滋19军。11月初,第七、十九军攻入湖北,在蕲春、兰溪与敌何键三十五军、刘兴三十六军激战,唐军卒被击破,向武汉溃退。11月11日,唐生智通电下野,流亡日本。11月15日,第七军进驻武昌,十九军进驻汉口。唐军尚有7个军又7个独立师退往湖南,李宗仁派参谋长张华辅入湘洽商,希望唐军投诚。同时,李宗仁将留驻武汉三镇之唐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由原第十九军第一师师长陶钧任军长,此项人事任命成为日后新桂系大失败的重要原因。胡宗铎、陶钧两人均为湖北人,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分任十九、十八两军军长后,清一色使用鄂籍保定官校背景之干部,在新桂系中形成鄂系军事团体。

1928年1月初,国民政府与驻湘第四集团军之谈判全面破裂。1月15日,国民政府下令讨伐。1月17日,第七、十九军在白崇禧指挥下进占通城,21日,攻占平江,27日,经激战后克复长沙,随后,攻占宝庆、衡阳。唐军余部请和,接受改编。第一次蒋桂战争1928年7月,北伐战争胜利结束,国民政府立即着手裁减整编军队。1928年10月,第七军按照南京国民政府指定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师,隶属第四集团军,夏威任师长,辖四旅:第四旅旅长李明瑞,第五旅旅长李朝芳,第六旅旅长尹承纲,第七旅旅长杨腾辉。1929年2月20日,因驻湖南之第四集团军第1十八师师长鲁涤平绕过集团军总司令部,秘密从蒋中正处得到大批军械,夏威、叶琪遂率第十五师、第五十二师,向第十八师及谭道源第五十师发起进攻,2月21日,第十五师攻占长沙,将第十八师缴械,鲁涤平逃往江西,谭道源师则被叶琪师赶往湘西。此事件史称湘变、湘案。

李明瑞之表兄俞作柏原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校长,因左倾亲共,“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潜逃香港;其弟俞作豫原在第七军任团长,其兄逃港后,他亦从南京逃往香港,1927年10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底,俞氏兄弟伙同中共中央代表张云逸、中共广西省委书记朱锡昂等游说李明瑞,望其叛变南京国民政府;因竞争第十八军军长一职不敌陶钧,李明瑞本亦感到不满,在中共劝说下,李遂同意合作,并安插中共党员梁君始等在其军中任职。“湘案”爆发后,蒋中正派杨永泰联系俞作柏,贿赂俞60万银元,授上将军衔,并许以广西省主席官衔,望其去武汉离间分化新桂系将领,俞遂将计就计,同意与蒋合作;同时蒋中正派郑介民利用和杨腾辉系故交的关系,与杨联系,游说杨叛桂投蒋,而俞作柏、李明瑞亦同时与杨腾辉联络共同谋叛,但并未告知杨腾辉最终目的是要联合共产党,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1929年3月21日,国民政府发表声明,免去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本兼各职,武力讨伐新桂系。3月29日,蒋中正在九江亲任总指挥,指挥刘峙、顾祝同、朱绍良、蒋鼎文、胡宗南、张发奎各部展开进攻。夏威因患严重喉疾,遂委托李明瑞代理总指挥。4月2日,李明瑞、杨腾辉通电拥护南京国民政府,率领其本部军队,及第十五师第五、六旅各1团倒戈。4月3日,西北军阀冯玉祥部10万人由河南攻入湖北,赣军朱培德由江西攻入湖北。夏威仓惶率残部逃离武汉,退往鄂西,后因与胡宗铎、陶钧就应敌策略分歧较大,遂丧失抵抗信心,于4月21日通电下野,避居香港;其第十五师余部一部分由李明瑞收编,一部分由张发奎、薛岳收编。

李明瑞时期回师广西1929年4月7日,蒋中正任命李明瑞为第十五师师长,杨腾辉为第五十七师师长。5月,因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率领第十五军6个师在广西继续抵抗,蒋遂命李、杨率军回桂,陈济棠、陈铭枢率粤军,何键率湘军全力配合。6月2日,李、杨率军由广东攻入广西,半个月后攻抵南宁,李、黄、白见情势已无可挽回,遂通电下野流亡香港、法属安南(今越南),将余部约三个师交由吕焕炎统领,嘱其向俞作柏、李明瑞投诚,后被国民政府编为新十六师,吕焕炎任师长,另编蒙志独立旅。联共反蒋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后,随即引入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等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活动,宣传苏维埃革命;解散国民党各级党部;并将关押在监狱中共产党员全部释放;在广西各地组织农民武装自卫军;任命张云逸为南宁警备司令。1929年10月1日,俞、李二人在南宁发表宣言,公开反蒋。南京国民政府立即将俞、李二人免职,任命吕焕炎为广西省主席,第十五师第四十四旅旅长黄权为第十五师师长,10月7日,命粤军陈济棠部三个师入桂平叛。李宗仁归来此时,黄绍竑、白崇禧潜返广西表示李宗仁即将回桂,且既往不咎。消息传播开后,第五十七师师长杨腾辉,第十五师的两名旅长周祖晃、黄权表示欢迎李宗仁回桂主持军政。10月14日,俞作柏见大势已去,遂潜逃香港;李明瑞则率领忠于他的南宁警备队1千余人与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俞作豫等人退往百色和龙州,不久举行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了左右江根据地和红七军与红八军。此时,吕焕炎尚留恋广西省主席的职位,不肯表态是否效忠于李宗仁,然其部旅长梁朝矶、许宗武均表示不愿与李宗仁再度为敌,吕也觉自己声望难以号令广西;而此时自华北、华中逃返广西的桂军官兵越来越多,到处奔走联络,形成“李宗仁返桂”的大风潮,黄绍竑、白崇禧几已半公开活动,吕焕炎遂发表通电欢迎李宗仁回桂主持大局。

杨腾辉时期第二次蒋桂战争1929年11月中,李宗仁由越南海防出发抵达南宁,时参加“湖北讨桂之役”的张发奎、薛岳与新桂系联络共同反蒋,遂决定组成桂张联军,首先攻粤以解后顾之忧。李宗仁委任杨腾辉为第七军军长,辖3师:第一师黄权、第二师许宗武、第三师梁重熙。另以黄绍竑为第十五军军长,吕焕炎为副军长。11月26日,联军分路东下,“第二次蒋桂战争”爆发。12月10日,张发奎部进抵广州西郊花县,广州市区已闻炮声;因张发奎、薛岳决心要以自己力量击败陈济棠、陈铭枢(张部在北伐战争时称“前线第四军”,陈部称“后方第四军”),而拒绝第七、第十五军助战,最终大败,所部伤亡过半;14日,张部撤退,桂军随后撤退;粤军蔡廷锴部跟踪追击,进占桂东重镇梧州。

此时,蒋中正命中央军朱绍良、谭道源、毛炳文等部由粤北向桂林进攻。

12月下旬,第十五军蒙志师的团长梁瀚嵩向李宗仁密报,驻军玉林的吕焕炎勾结黄权、蒙志两师长意图叛变投蒋,李宗仁随即在平乐将黄、蒙两师长拘押,以副师长接任。命黄绍竑、张发奎渡江进击吕焕炎,吕部大半不战而降,12月底吕焕炎只身逃往广州。

1930年1月,李宗仁命白崇禧率第七军及第十五军梁瀚嵩师在桂林迎击朱绍良中央军,命黄绍竑第十五军、张发奎第四军在桂东迎战陈济棠粤军。白崇禧命杨腾辉第七军在漓江西岸设伏,令梁瀚嵩师过江佯攻诈败,谭道源、毛炳文中计,倾巢追击,结果遇伏大败,白崇禧率部追击,在马岭、栗木、龙窝、八步四战四胜,2月10日,朱绍良中央军全部撤出广西。但2月16日,桂东的黄、张联军却在北流战役中被蒋光鼐、蔡廷锴、余汉谋、香翰屏四师击溃,伤亡惨重。至此,“第二次蒋桂战争”双方一胜一负,形成对峙局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