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家族与文学研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图书信息书 名: 宋代家族与文学研

作者:张剑周扬波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ISBN: 9787500480587

开本: 16开

定价: 42.00 元

内容简介《宋代家族与文学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家族与文学研究》的最终成果。作者运用家族史与文学史、个案与总论、文艺学与文化学相结合的多重视角,对宋代家族与文学的核心问题——文学家族与家族文学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不仅能丰富我们对文学的社会功能的认识,而且从家族层面入手,为宋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阐释视角,有利于深化对宋代文学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宋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知识创新意义。

作者简介张剑,1971年生,河南遂平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学遗产》副编审,著有《莫友芝年谱长编》等。

吕肖奂,女,1965年生,河南灵宝人。现为四川大学教授,著有《宋诗体派论》等。

周扬波,1976年生,浙江江山人。现为湖州师范学院副教授,著有《宋代士绅结社研究》等。

图书目录导言

上编

第一章 宋代的文学家族与家族文学

一 宋代文学家族及其特征

二 宋代文学家族的教育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三 宋代家族文学的传承与变异

第二章 两宋文学家族与家族文学的不同风貌

一 文学主题的差异

二 文学影响的差异

三 文学观念的差异

四 文学体裁的差异

第三章 两宋地域文化中的文学家族与家族文学

一 两宋文学家族分布的南北差异及其成因

二 文学家族的区域分布及赣、闽的异军突起

三 地域文化对文学家族成员及其创作的影响

四 文学家族对地域文化的建构与影响

第四章 两宋科举与家族及其文学

一 科举制度与宋代科宦家族的形成

二 科举考试对宋代家族教育的直接导向

三 科举内容及相应教育促使科宦家族向文学家族转化

四 文学家族的文化传统对科举制度的超越和回应

第五章 两宋党争与家族及其文学

一 两宋党争中家族因素的凸显

二 家族及其成员在党争中的作用与表现

三 党争对家族及其发展策略的影响

四 党争对家族文学的影响

下编

第六章 地域文化篇:江山嵩高柴氏与浙闽赣交境

一 江山嵩高柴氏家族概述

二 嵩高柴氏的发育环境

三 嵩高柴氏的地缘意义

四 小结

第七章 文化传播篇:眉山苏氏与浙学

一 婺州族支的家学传承

二 先人垂范与蜀乡情结

三 苏学与浙学之渊源

四 小结

第八章 文学流派篇:西秦张氏与格律词派

一 西秦张氏的世系

二 家风由武趋文的演进

三 与格律词派的渊源

四 小结

第九章 家族文学史篇:南丰曾氏与家族诗词创作

一 两宋曾氏家族谱系及其诗词创作概况

二 曾氏家族文学的发展阶段及重要诗人的创作

三 曾氏家族文学与地理环境、时代背景的关系

四 曾氏家族成员的关系及家族意识

五小结

附录一家族与地域风习之关系——以宋代宗泽及其家族为中心

一 家族迁徙与地域风习的形成

二 望族及其名人对地域风习的影响

三 地域风习与望族关系的延伸性探讨

附录二上虞刘氏及其家谱文献

一 光绪二十年《上虞刘氏宗谱》

二 宋代上虞刘氏世系及其家族文化

三 《宗谱》的文献价值

四 《宗谱》中所收宋代文献举隅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