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荒漠伯劳 拉丁名:Lanius isabellinus 英文名:Rufous-tailed Shrike
物种分类: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雀形目->->->伯劳科->->伯劳属
分布范围: 中国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以及新疆的荒漠、半荒漠地区。
国外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中部、西部和非洲的干旱疏林地区。
动物简介: 形态似红尾伯劳但具白色翅斑,尾羽橙棕色(锈红色)至棕褐色。
形态(据指名亚种)雄性成鸟:繁殖期上体灰沙褐色;嘴基至前额淡沙褐色,头顶至上背和褐色,下背至尾上覆羽染以锈色。由于高温干旱地区的体羽磨损及退色甚为迅速,使不同时期的酝酿羽色差异很大,一般新羽的头顶及背羽显褐色调,随着繁殖进程的磨损而渐增沙灰色,甚至头至上体近于灰色。眼先有一略杂褐羽的三角形黑斑,向后延伸绕过眼达于耳羽区,形成一条略杂有褐色的黑色过眼纹;少数繁殖后期的标本,眼先的黑斑不显,几全为淡土棕色;自嘴基有一条淡黄棕色眉纹,后伸达于耳区上方(此眉纹随繁殖进程而退为淡沙色);尾羽锈棕色,略具淡端,各羽在新羽可见有许多宽约7mm间隔2mm的暗色隐横斑;肩羽与背羽同色;大覆羽与飞羽为暗褐色,具淡棕色外缘及羽端,以内侧飞羽更为黑著,在新羽为宽约1mm的棕色缘,随繁殖进程的磨损而变窄、褪色,以至几乎不可辨;第3~10枚初级飞羽基部有不甚发育的白色翅斑,大多被翅覆羽所掩盖,有的在下半缘略杂淡黄,有的翅斑几不可见。颏、喉乳白色;胸、胁、腹羽污白杂以淡沙褐色,在新羽标本染以粉棕褐色;尾下覆羽乳黄。
雌性成鸟、羽色似雄鸟但眼先斑为褐色并杂有淡黄色羽,微有少数黑羽;过眼纹及耳羽均为褐色;初级飞羽基部的白色翅斑不发育,有的只限于内翈,有的内、外翈均不具白色;胸、胁部染以污黄色,在颈侧及胸部隐约可见细微的褐色鳞斑。
幼鸟:上体羽色似成鸟但具有棕褐色鳞斑;尾上覆羽棕褐,微具淡黑横纹;尾羽为深褐色,末端淡灰白色并有一条不规则的黑色次端斑;眼先、过眼纹及耳羽褐色,有淡黄色眉纹;初级飞羽黑褐色,不具翅斑;内侧飞羽的外翈及端部有宽约1~1.5mm有淡棕色缘;下体几乎不见鳞纹;胸部羽色较成鸟发粉褐,隐约构成一条胸带。
雏鸟:羽色似幼鸟,背羽及肩羽满布清晰的横斑;眉纹宽而前伸达于前额;眼先、过眼纹至耳羽为褐色;下体污白色,在胸、胁及腹羽染以皮黄色,不具或微具鳞斑。
虹膜褐色;嘴在成鸟黑色,幼鸟角褐至黑色;脚黑。
荒漠伯劳共有4个亚种,中国均分布,其中指名亚种和天山亚种的主要繁殖区在我国境内。
(1)指名亚种 Lanius isabellinus isabellinus Hemprich et Fhrenberg
(2)天山亚种 Lanius isabellinus phoenicuroides Schalow
(3)内蒙古亚种 Lanius isabellinus speculigerus Taczanowski
(4)青海亚种 Lanius isabellinus tsaidamensis Stegmann
荒漠伯劳为荒漠地区疏林地带及绿洲、村落附近的常见种,多栖息在枝头或电线上注视地面的昆虫,冲下啄食之后又回到原来的栖息地点。在所食昆虫中,鞘翅目昆虫占90%以上,其余是蝗虫、蜂、蝇、蛾、蚂蚁、瓢虫、金华虫等。也吃植物种子。
鸣声噪厉,最常听到的是单声的“gar-”和连续的“zhiga-zhiga—”,也偶尔有优美动听的鸣啭或效鸣。6月初筑巢产卵,满窝卵4~5枚,淡粉色具细密的红褐色斑点和稀疏的暗紫色斑,在鲺端较集并形成一深色环轮。孵卵期14~15天,雏鸟在巢经双亲饲喂15天左右离巢,然后在亲鸟带领下游荡觅食。为大杜鹃的巢寄生宿主。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