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首尾不应
【拼音】shǒu wěi bù yìng
【解释】首和尾不能救应。指前后不能相互呼应。
【出处】钱俨(宋)《吴越备史》:王谓董氏曰:“黄巢以数万之众,逾越山谷,旗鼓相远,首尾不应,宜以伏兵袭之,彼或少却,则可逐矣。”
【事例】《三刻拍案惊奇》:这明明教道:陈友谅、张士诚这两个大寇,使他连兵合力,与我相杀,我力不支;若分兵攻战,也不免首尾不应;只该先攻破了一个,再攻一个。《三国演义》第九回:领军前进,正迎着李傕军马。吕布不等他列阵,便挺戟跃马,麾军直冲过来。傕军不能抵当,退走五十余里,依山下寨,请郭汜、张济、樊稠共议,曰:“吕布虽勇,然而无谋,不足为虑。我引军守住谷口,每日诱他厮杀,郭将军可领军抄击其后,效彭越挠楚之法,鸣金进兵,擂鼓收兵。张、樊二公,却分兵两路,径取长安。彼首尾不能救应,必然大败。”众用其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