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卵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3-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晋代纸名。晋卫铄《笔阵图》云:「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即指鱼卵纸。纸面对着日光可看见纸色白如新出的蚕茧,又有纹点如鱼卵(即鱼子纹)。鱼卵纸因其纹似鱼卵象形而得名。

鱼卵纸柔软,光滑,纸张薄,纸面洁净,所做信笺称鱼笺或鱼子笺。鱼卵纸的产地为东阳的东白山区,道光《东阳县志》“物产”篇载:“纸,柔滑净者名鱼卵纸,县东九十里白溪制者佳。”东阳生产的鱼卵纸正是因其“虚柔滑净”这一优点而被王羲之的老师卫铄(卫夫人)所推荐,而且也许是当时最好的纸了。

唐代东阳人舒元舆的《悲剡溪古藤文》提到因剡溪纸工的过量采伐导致剡溪古藤生态失衡,“方春且有死色”。到唐后期,剡藤纸终因原料耗尽而迅速衰退。而以速生的桑皮、笋壳、竹子、槠树皮为材料的鱼卵纸生产则经久不衰。

纸面对着日光可看见纸色白如新出的蚕茧,又有纹点如鱼卵(即鱼子纹)。鱼卵纸因其纹似鱼卵象形而得名,是否又因色如蚕茧而名“蚕茧纸”?韩愈诗云:“书饶罄鱼茧。”可见的确有人将鱼卵与蚕茧合说成一种纸,后来有人干脆呼之为“鱼子茧”。

根据有关史料,我们得知,当年书圣王羲之写《兰亭序》所用的纸就叫“蚕茧纸”。唐代的李亢《独异志》中称:“王右军永和九年曲水会,用鼠须笔蚕茧纸为《兰亭记序》。”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称:“王羲之《兰亭序》用蚕茧纸,纸似茧而泽也。”可见蚕茧纸就是以其纸的特征像茧而命名,“似茧而泽”这一特征正与鱼卵纸相似。

宋陈造《谢高机宜惠纸》:“银光鱼卵人皆重,薛涛小笺才近用。”明王志坚《表异录》:“鱼卵,纸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