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3-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建在井架下方,为井口装置提供空间,也用来在钻台下收集排出的水和其他流体,有足够空间进行处理。

在福州市闽山,下广上隘,俗呼“丰井”,大旱不涸。《八闽通志》:“甘液坊,地名方井,北通文儒坊巷”。按《三山志》:“甘液坊,地名方井,即苏公井也。或又指后街东民居内、予所题者为苏公井,大旱俱不涸。”“方”、“丰”,闽音略同,故误“方”为“丰”。今闽山北有曲巷,俗呼“丰井营”,即以此井得名。三十年前,方井在后街曲巷中,五家共汲。后宅统归一姓,井始拦入。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篆书镌“古丰井”见《石刻》。三字。郭柏苍《方井铭》:“山下出泉,日润百室。正气孤行,灵脉无窒。瀼瀼承露,溋溋吞日。廓其有容,满而不溢。守口虚中,韬光闭密。有美内涵,其泽广出。凿者何劳,汲者何逸。行潦不溷,淘之无术。潜龙欲居,旱魃所疾。震动离明,(俗呼丰井)终古如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