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青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3-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

瓷青纸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瓷青纸又名绀纸、碧纸、绀碧纸、绀青纸、青藤纸、碧楮纸、鸦青纸等,被称为磁青纸则见于明代是五代至宋的一种华丽的染色加工纸,一般较厚重,可分层揭开,并染以靛蓝,因其色如瓷器的青釉,故称为瓷青纸。瓷青纸又称磁青纸,明清文人多将其与宣德瓷并列为明代宣德年间( 1426-1435 年)所产。

工艺特色是用靛蓝染成,因色泽新鲜时与宣德青花瓷相似而得名。表面或经砑光加蜡,一般用泥金写字其上,或将金粉散于胶水中写成金字,颜色十分鲜明。

瓷青纸本书法.

历史传承

启功 书法 镜心 泥金瓷青纸.

清·饶智元《宣德宫词》有题明宣宗御画诗:“画笔通神造化俱,万机多暇自欢娱;素馨十幅磁青纸,摹出西山霁雪图。” 至今在北京的南纸店尚有仿制出售,宋徽宗赵佶和金章宗元璟就很喜欢在瓷青纸上用泥金写字。1978年苏州瑞光寺塔出土北宋雍熙年(公元984-987)刻本《妙法莲花经》卷轴引首为瓷青纸。

敦煌藏经洞的佛教经卷中发现了若干用银丝栏金字抄写的瓷青纸佛经;以及山西应县、浙江瑞安、江苏苏州分别出土五代、辽、宋等代的瓷青纸佛经,已经将瓷青纸始制年代大大提前;尤其是日本三井文库所藏敦煌遗书中的卷子《维摩诘经》是和一批有隋唐纪年的经卷同时收藏的。

1966-1967 年,浙江瑞安县仙岩慧光塔发现一批佛经,其中有瓷青纸《妙法莲华经》残卷高 28cm ,残长 688.2cm ,金丝栏银书,少数字如“佛”等金书。另有《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一册 43 页用金描花卉的磁青纸作套。另有一部经书上有“仙岩寺住持灵素写于大中祥符三年( 1015 年)及女弟子孔氏十六娘庆历三年( 1043 年)舍入塔中”的纪年文字。

宋代雕印的佛经取代写本后,瓷青纸被用作卷轴的引首或包首; 1978 年苏州瑞光寺塔出土北宋雍熙年( 984-987 年)刻本《妙法莲华经》卷子引首用瓷青纸,同塔出土五代大和辛卯( 931 年)瓷青纸金书《妙法莲华经》卷首金绘经变人物图。 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发现辽代一批佛经中也有一件瓷青纸包首。

明代瓷青纸与唐宋时的青藤纸、碧楮纸、鸦青纸等均为大同小异、一脉相承的染色纸。

相关资料宋·黄庭坚有《求范子默染鸦青纸》诗句:“为染溪藤三百固,待渠湔拂一床书。” 宋·郭若虚《图画闻见志》记载高丽使者来中国,私觌折叠扇用鸦青纸;鸦青纸色蓝黑如鸦羽而有光泽。

赤金山水 镜片 瓷青纸本.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