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简介】歌唱家,生于1925年,祖籍河北唐县。1945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音乐系,曾在新歌剧《白毛女》中饰主角喜儿,并

演出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演员。
【历程】建国后任中央实验歌剧院演员,受教于苏联专家梅德维捷夫和我国歌唱家林俊卿。1954年入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后历任东方歌舞团艺委

会主任、团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音协第二、三届理事,全国妇联第四届执委。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曾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出。

她积极探索中国民族唱法规律,在民间唱法基础上,吸收西洋发声的长处,发展了自己音色明朗,感情质朴,处理细腻的演唱风格,成为中国歌坛民族唱法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代表曲目有《南泥湾》、《翻身道情》、《秋收》、《农友歌》及歌剧《白毛女》等。
2005年9月受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2.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1940年8月生,吉林省舒兰人。在海内外报刊发表作品300余篇(首), 被编入“代表作”等书典30余篇,11篇被中国钓鱼城博物馆(筹备处)收藏,20余篇获海 内外奖,其中,《煤,是你的生命》获1989年首届“精英”全国散文诗大赛优秀奖,《地 宫观感》获1993年“繁荣杯”世界散文诗大赛新人奖,散文《童年曾夜守灵》获1994中国 鲁迅奖,曾获“中国桂冠诗人”称号。已出版散文诗《人生的路标》和散文《听雪》多集 书。长篇小说《痴恋日记》和长篇小说《色魔英侠》正待出版。成名诗人作家专家,任中 外散文诗研究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当代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 会会员、未来诗人创作服务中心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东方文艺特邀记者等, 传略业绩载入《中华人物辞海》、《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优秀人才大典》等20余部 典籍。
3.天津市肿瘤医院麻醉科副主任现任天津市肿瘤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兼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中青年委员、麻醉与镇痛学组秘书,天津麻醉学分会疼痛学组秘书,《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委。
从事癌痛工作10余年,对癌痛病人的状况有深刻的认识,在镇痛药物的管理和应用有丰富的经验。倡导和建立了天津市肿瘤医院的癌痛庭家治疗模式,使更多的患者在家获得合理治疗。积极开展难治性癌痛诊治工作,擅长骨性和神经性癌痛的治疗,晚期癌痛PCA(病人自控镇痛)治疗等技术。作为主编之一出版了《临床癌症疼痛治疗学》,参加编写专著8部,发表论文10余篇,参加课题3项,其中一项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