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a封堵银联事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3-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事件概述双方“封杀战”升级 中国银联称Visa无权限制支付通道

“Visa要封堵中国银联境外通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处于事件漩涡中心的Visa和中国银联昨日双双作出回应,Visa称从来没有、也不会“封杀”中国银联“62”字头的卡片在境外走银联的通道,但就强调Visa“4”字头的卡片须经过Visa的支付网络来处理。不过,中国银联对此认为,“银联、Visa”双标识卡不是纯粹的单品牌银行卡,任何一方都无权单独对持卡人选择境外支付通道做出限制,持卡人

银联和维萨

拥有选择境外支付通道的权利。

此前的消息称,从2010年8月1日起,凡是在中国大陆境外(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受理带Visa标识的内地双币种信用卡时,不论是刷卡消费还是ATM取现,都不得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

Visa声明“4”字头双标识卡不能走银联通道

Visa昨日的声明称,Visa的产品除了在卡片上带有Visa的品牌标识外, 还带有以“4”字开头的16位BIN号。由于Visa已将“4”字开头的BIN号在国际标准组织ISO进行了注册,所以所有“4”字开头、带Visa标识都应当遵守Visa的规则。这被业界视为是“Visa要封堵中国银联境外通道”。

Visa则称,此举是为了确保支付系统所有的参与者和利益方都能够享受到Visa支付网络给全球持卡人带来的便利及标准化服务和权利的保障,“目的是为了确保Visa的持卡人能够享受到由Visa支付系统提供的安全便捷和可靠的支付体验及服务的保障(包括风险管控、交易纷争的处理等)。”

Visa还强调,如果持卡人选择了以“4”字开头的双币卡即意味着选择了其交易将通过Visa的支付网络进行处理。但Visa也同时透露,从来没有、也不会“封杀”银联“62”字头的卡片在境外走银联的通道。

中国银联回应持卡人有选择境外支付通道的权利

中国银联有关人士针锋相对地指出,“银联、VISA”双标识卡不是纯粹的单品牌银行卡,标识双方均有责任和义务为持卡人提供境外受理服务,这也直接关系到持卡人的权益和发卡银行对持卡人的承诺等。任何一方都无权单独对持卡人选择境外支付通道做出限制,持卡人拥有选择境外支付通道的权利。

专家解读利益之争是主因Visa此番举措可谓是一剂“猛药”,根据Visa国际组织向全球会员银行发函的要求,对于违规的收单银行,第一次将罚款5万美元。如果收单行再犯,每月将罚款2.5万美元。

Visa封堵银联境外网络的背后是支付网络的争夺和利益分配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Visa此举的原因在于中国银行卡清算渠道并不开放,境外的卡在内地刷只能走中国银联的渠道,对Visa而言没有什么利润空间。目前Visa虽在内地拥有较多用户,但始终无法建立一套完整的发卡程序。

但随着中国银联在巩固内地市场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境外市场,打破了“Visa主外,银联主内”的平衡局面,部分境外市场尤其是港澳市场,“4”字头的卡片出现了“用中国银联的通道支付”,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心有怨气的Visa才使出这一狠招。郭田勇表示,Visa与中国银联的此次“封杀战”背后实质是商业利益的冲突,建议双方对问题进行商讨,拿出解决的方案来。万事达卡或将效仿跟进郭田勇认为,如果Visa坚持执行它的新规,另一银行卡国际组织万事达卡(MasterCard)也有可能效仿跟进。

消费者影响将增加约2%负担

由于Visa的结算通常是以美元计账的,持卡人将多付1%至2%的货币转换费,并且将承担汇兑损失。

Visa新措施会对消费者带来多大影响?记者了解到,我国大多数双币种信用卡都是中国银联和Visa或万事达卡两大国际组织发行的,如果今后Visa禁止“4”字头的卡片走中国银联渠道,消费者之前通过银联通道享受的免收外汇结算手续费将终结,由于Visa的结算通过是以美元计账的,持卡人将多付1%至2%的货币转换费,并且将承担汇兑损失。

银联和维萨

以本报记者去年底出国采访的一次经历为例,去年12月20日,本报记者在哥本哈根机场购买了一杯口乐,价格为33丹麦克朗,由于没有特别提醒售货员,刷卡时机器自动选择了万事达通道,最后信用卡记账单记为6.46美元。今年1月23日,记者回国后打电话给银行购汇还款时,银行报出的美元卖出价为6.8423,花了44.20元人民币。也就说,走万事达通道消费,最终1丹麦克朗相当于1.34元人民币。

而同一天,记者在一食品店购买了两盒饼干,价格为99.95丹麦克朗,看到POS机上有银联的标志,特意要求走银联的通道,直接以人民币记账。回来后发现,该笔消费在信用卡记账单上显示为132.33元人民币,也就是说1丹麦克朗相当于1.324元人民币,兑换汇率比走万事达通道要便宜1.26%。

事件述评结果只会两败俱伤

国际卡组织Visa多次要求中国开放银行卡清算渠道,以赚取被中国银行夺取的渠道费。利益之争是Visa封杀中国银联海外渠道,以逼迫中国开放内地银行卡渠道的主要原因。

然而,这种封杀只会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封杀的最终结果是客户利益受损、中国银联境外渠道收入下降。而客户利益受损会带来Visa国际组织的持卡人流失,最终使得其利益也受到损失。Visa国际组织封杀中国银联的真正目的是倒逼中国开放内地银行卡清算渠道。但是,Visa国际组织与中国银联打架,让消费者买单,增加消费者成本的做法很值得商榷。

Visa应该与中国银联特别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通过磋商来达到目的,而不是利用其国际信用卡渠道的强势地位,拿起“大棒”,动辄封杀来威逼中国。这样不但目的达不到,而且也将引火烧身。同时,必须明白,中国银联发展很快,网络已经延伸到境外90个国家和地区,很难封杀得住。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银联一边大力发展国际业务,拓展国际市场,另一边国内卡清算渠道又不开放的情况下,走向海外能够走多远是一个问号。长久下去受到诸如Visa封堵是意料之中的。毕竟开放是双方、双向的,让利只能是一时而不能是一世。 (大众)

“封杀门”

Visa国际组织近日向全球会员银行发函要求,从今年8月1日起,凡是在中国大陆境外受理带Visa标识的双币种信用卡时,不论是刷卡消费还是ATM取现,都不得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否则Visa将重罚收单银行,第一次将罚款5万美元。如果收单银行再犯,每月将罚款2.5万美元。

中国银联回应:

“银联、Visa”双标识卡不是纯粹的单品牌银行卡,任何一方都无权单独对持卡人选择境外支付通道做出限制,持卡人拥有选择境外支付通道的权利。

Visa回应:

从来没有、也不会“封杀”中国银联“62”字头的卡片在境外走银联的通道,但Visa“4”字头的卡片须经过Visa的支付网络来处理。

银联应对:

力推单币卡

Visa出台上述举措之后,中国银联就向持卡人推销,“在境外交易使用单标识银联卡,不仅可直接走银联网络,免收约占交易金额1%~2%的货币转换费,而且可以享受银联提供的多种增值服务。”

该公司指出,目前,银联国际受理网络已经延伸至境外90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基本满足中国人在经常到访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商务、旅游、留学等支付需要。

业内建议银行业人士建议,今后消费者在境外市场购物,可直接办理人民币单币种银联卡。但需强调的是,虽然单币种银联卡的境外市场开拓虽取得不小进步,但与Visa和万事达卡尚有不小差距。[1]

中国银联的应付方法昨日,中国银联回应称,已注意到近日媒体有关“银联、VISA”双标识卡问题的报道。“银联、VISA”双标识卡不是纯粹的单品牌银行卡,标识双方均有责任和义务为持卡人提供境外受理服务,这也直接关系到持卡人的权益和发卡银行对持卡人的承诺等。任何一方都无权单独对持卡人选择境外支付通道作出限制,持卡人拥有选择境外支付通道的权利[2]。

但业内人士透露,实际上,银联近年来一直都在设法解决这一问题。他建议,消费者办理一张人民币单币种银联卡。 银联近年来大力推广“62”字开头的人民币单币种银联标准卡,近期又在向社会公众发放的宣传材料中呼吁,为了在境外充分享受银联的服务,持卡人最好使用此类单币种卡。对于这种单币卡,国际卡组织是管不着的。

VISA“封杀”中国银联,中国银联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假如“62”字头的单币卡推广成功,将有助于银联拓展境外市场。

VISA是否封堵银联境外结算通道,对于中国大陆境内几亿银联标识持卡人来说,最关心的是今后在境外用卡会否有障碍。从目前各方的说辞来看,银联发行的“62”开头的银联标准卡可在境外90个国家和地区走银联通道,免收交易金额1%-2%的货币转换费。

“国际卡组织VISA发通知封堵中国银联境外通道”一事目前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为此,本报记者致电中国银联,有关人士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联、VISA”双标识卡不是纯粹的单品牌银行卡,标识双方均有责任和义务为持卡人提供境外受理服务,这也直接关系到持卡人的权益和发卡银行对持卡人的承诺等。任何一方都无权单独对持卡人选择境外支付通道做出限制,持卡人拥有选择境外支付通道的权利。

中国银联还提到,银联国际网络不仅可以受理单标识银联卡,也可以受理双标识银联卡。在境外交易使用单标识银联卡,直接走银联网络的情况下,除了免收约占交易金额1% 2%的货币转换费外还可享受银联提供的多种增值服务。

美国威士国际组织(即VISA)亚太地区驻北京代表处负责人刘婕女士在给媒体的回函中表示,由于VISA已将“4”字开头的BIN号在国际标准组织ISO进行了注册,因此,如果持卡人选择了以“4”字开头的双币卡即意味着选择了其交易将通过VISA的支付网络进行处理。因此,“凡是VISA的产品都应该受到VISA运营规章的管理和保护,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一张VISA卡在进行国际交易时一定要走VISA的网络。”

VISA还提到:“62”打头的银联标准卡仍可以在全球自由地走银联的通道。

据了解,银联国际受理网络已经延伸至境外90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基本满足中国人在经常到访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商务、旅游、留学等支付需要。特别是62字头单标识银联卡目前已经在境内、外广泛发行和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封堵说”迅速传开的6月1日,中国银联宣布在英国开通受理业务,当天,中国银联与英国皇家苏格兰银行在伦敦举行仪式。英国皇家苏格兰银行是英国最大的银行卡收单机构,在全英约有22.5万家商户,约占当地市场份额的一半。实际上,截止目前,中国银联已与境外90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合作,并开通的受理业务。即便双标识卡存在清算通道选择,那么,基于目前银联网络在全球的受理建设情况,银联标准卡单标识卡必然能在开通受理业务的境外90个国家和地区畅通使用。

据了解,全球流通的VISA卡10亿张以上;2009年,中国新增银联标准卡4.2亿张。

中国双币卡的来源按照惯例,一张银行卡只能归属于一个银行卡组织,但在中国近年来却发行了许多双币卡,所谓双币卡,就是一张银行卡上面有两个银行卡组织的标记,比如目前国内的许多银行卡上面既有中国银联的标识,又有VisaMASTERCARD的标识。

由于Visa和MASTERCARD在国内不能开展人民币业务,当初银联的境外业务也还不成熟,因此双方合作发行了双币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