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西场镇概况
西场镇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县城西30公里,东邻沙岗镇,东北与乌家接壤,南临北部湾,西与钦州市隔江相望,海岸线长51.8公里,总面积1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33.3公顷,下辖1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2001年末辖区内总人口86367人,其中农业人口78059人。北部为丘陵台地,南部为冲积平原。
环境资源有0--10米等深线的浅海滩涂1.27万公顷,目前主要养殖大蚝、对虾、泥蚶、弹涂鱼等,其中养殖大蚝400多公顷,文蛤500多公顷,班节对虾800多公顷。西场镇是合浦县甘蔗种植基地,主要农作物有甘蔗、水稻。家禽养殖较多,主要以鸡、鸭、鹅为主,年出栏禽畜163万羽。水果有460多公顷,主要以龙眼、荔枝为主。乡镇企业主要是烟花炮竹,出口东南亚及销售全国各地。钛铁矿丰富,储藏量在10万吨以上。
经济成就
2001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6亿元,乡镇企业总收入65351万元,财政收入1454.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场2970元。全年水产品总产量82280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62770吨,销售收入1.4亿元,占全镇农业产值的30%。沿海形成了三鸟养殖带,鸭蛋年产量1200多吨。2001年已经形成了大风江大蚝、高沙文蛤、东江口和卸江对虾,鲎头村跳鱼养殖基地,以16公里标准海河堤经济带正逐步完善,已展示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2001年全镇种蔗5万亩,进厂原料蔗达16.5万吨。
基础设施建设
1998年以来,建设了13公里全区首段20年一遇的标准海堤,2001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镇东水坝主渠道道"两面光"工程和面前垌"三面光"节水灌溉工程已发挥效益。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城西大道和九街硬底化街道早己完工,36米大道进一步绿化美化,村级集镇发展迅 速,公路直通农村,通讯发达,社会稳定,市场繁荣。开通了移动电话、BP机接收塔,有生猪、三鸟市场1个,成衣市场一个,乡村等级公路纵横交错,水陆交通便利。
文教卫生
全镇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有高完中1所,职业高中1所,初级中学4所,小学25所,中心幼儿园1所,社会办学幼儿园3所,中心卫生院是等级医院。
西场,古称蓉塘,位于海安县城东12公里处,拼茶运河、202省道穿镇而过。全镇总面积55.4平方公里,辖2个居委会,11个行政村,24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752人。近年来,连续被评为市县文明乡镇、市县先进基层党委,是江苏省222个重点中心镇之一,是南通市新型小城镇。
文化名镇---
西场有着深厚的古文化积淀,原北大副校长魏建功;书画家、书画理论家范韧庵;诗人胡西宅;书画家仲许、仲贞子蜚声中外。镇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古有“刘公平倭冢记”石碑,今有“仲贞子艺术馆”,是文化熏陶的主阵地。1998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书法之乡。
教育强镇---
西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师资力量,一流的教学管理。现有幼儿园两所,小学七所,初中两所,完中一所,成教一所。2000年西场镇中心小学被命名为“江苏省实验小学”,2001年中心幼儿园被命名为“江苏省实验示范幼儿园”,西场中学升格为“市重点中学”,成人教育中心是海安东部地区开展成教工作的先进典型,与南农大联办经济管理大专函授班。全镇教育通过了省“教育现代化乡镇”的验收。
农业大镇---
西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耕地面积44852亩,盛产清香可口的优质大米。桑园面积14246亩,是生产高品质蚕茧的重点乡镇,年产鲜茧1500多吨,占全县九分之一。全年饲养家禽400万羽左右,生猪饲养8万多头,建有蔬菜、水果生产基地,批量出售时新蔬菜、特色果品。农业基础设施不断配套完善,正逐步走上“道路黑色化、灌溉自动化、农田林网化、渠道硬质化、管理规范化”的轨道。
工业重镇---
西场全镇现有工业企业 家,其中集体私营企业家,个体企业 家,年产值 亿多元,职工总数 人。全镇500万元以上定报企业 家,工业园区2个,巳有 家企业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福兴织布厂和海迅公司为海安县工业重点增长点企业。目前全镇巳逐步形成了以机械、纺织、丝绸、建材、化工为主的工业体系,主要生产棉纺机械、油压减震器、铁路弹条、白厂丝、涤棉及色织布、真丝绸、丝绒立绒、硅橡胶绝缘脂等主要产品,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西场建筑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南京、徐州、齐齐哈尔等大中城市,拥有3200多人的建工队伍,年产值1.5亿元。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西场镇西场,古称蓉塘,位于海安县城东12公里处,拼茶运河、202省道穿镇而过。全镇总面积55.4平方公里,辖2个居委会,11个行政村,24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752人。近年来,连续被评为市县文明乡镇、市县先进基层党委,是江苏省222个重点中心镇之一,是南通市新型小城镇。
文化名镇---
西场有着深厚的古文化积淀,原北大副校长魏建功;书画家、书画理论家范韧庵;诗人胡西宅;书画家仲许、仲贞子蜚声中外。镇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古有“刘公平倭冢记”石碑,今有“仲贞子艺术馆”,是文化熏陶的主阵地。1998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书法之乡。
教育强镇---
西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师资力量,一流的教学管理。现有幼儿园两所,小学七所,初中一所,完中一所,成教一所。2000年西场镇中心小学被命名为“江苏省实验小学”,2001年中心幼儿园被命名为“江苏省实验示范幼儿园”,成人教育中心是海安东部地区开展成教工作的先进典型,与南农大联办经济管理大专函授班。全镇教育通过了省“教育现代化乡镇”的验收。
农业大镇---
西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耕地面积44852亩,盛产清香可口的优质大米。桑园面积14246亩,是生产高品质蚕茧的重点乡镇,年产鲜茧1500多吨,占全县九分之一。全年饲养家禽400万羽左右,生猪饲养8万多头,建有蔬菜、水果生产基地,批量出售时新蔬菜、特色果品。农业基础设施不断配套完善,正逐步走上“道路黑色化、灌溉自动化、农田林网化、渠道硬质化、管理规范化”的轨道。
工业重镇---
西场全镇现有工业企业 家,其中集体私营企业家,个体企业 家,年产值 亿多元,职工总数 人。全镇500万元以上定报企业 家,工业园区2个,巳有 家企业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福兴织布厂和海迅公司为海安县工业重点增长点企业。目前全镇巳逐步形成了以机械、纺织、丝绸、建材、化工为主的工业体系,主要生产棉纺机械、油压减震器、铁路弹条、白厂丝、涤棉及色织布、真丝绸、丝绒立绒、硅橡胶绝缘脂等主要产品,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西场建筑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南京、徐州、齐齐哈尔等大中城市,拥有3200多人的建工队伍,年产值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