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藏头露尾 gireapartialaccountof;tellpartofthetruth,butnotallofit
发音cáng tóu lù wěi
解释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反义词和盘托出
出处元·张可久《点绛唇·翻归去来辞》套曲:“早休官弃职,远红尘是非,省藏头露尾。”
示例况一挂上人家的假招牌,便有许多面子来拘束你,使你不得不~;寻欢作乐,如何能称心适意!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回。
制谜拟面,将成句诗文中个别字眼,或删或改,以回避谜底,这就叫“藏头露尾”。
灯谜的面底扣合,首忌字眼相犯,所以制谜人为以面纳底,有时将面上与底相同的字删改,避同扣合亦是情理中事,孙笃山在《惜今轩说谜》中说:“谜面宜增损成语,以求合拍,亦是一法,但不得与原文事理相背。”可知前人对于删改原文亦不以为非的。为回避底字,有些作者干脆将面句相犯字眼挖删挂出,徐枕亚《谈虎偶录》称此种制法为“缩脚句法”,举例中有:
例1 萧何韩信(射人名) 张继
评释:向来萧何、韩信、张良,并称汉代三杰,今以萧韩挂面,使人“略加思索,便可脱口而出。”徐先生以为此种“最为易猜”。
例2 政事冉有(射四书句) 子路共之
评释:《论语·先进》:“政事冉有季路”,季路就是子路,子路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他与冉有同在孔子门下学习有关施政事务。这里只挂出“政事冉有”,读经的人一眼就看出漏去了“季路”,能即找到谜底来猜射它。
以上二例就是明显的为避犯而删缩原句,这种谜之所以“最为易猜”就是因为有所藏匿,反而露出它所藏的东西来,知道原句的人可从它露出的尾巴揪出它的头来。
徐先生所说的“缩脚句法”与谢会心《评注灯虎辨类·法门》中的“回避底字法”近同,所谓回避底字,是“底面相犯不能遂成佳偶,因此而见抛弃,殊属可惜,善安置者,犹能设法而使之不致割爱。法于题面挂语多句者,应写作某某几句,或某某几节等字样,如是则侵犯底字,自隐藏不露。学者明此法门,当不至为法所窘矣。”立一谜法,只限于“题面挂语多句者”,若遇只有一句,该如何回避法?他老先生言而未及,此法之未臻完善可知。现举此法中之一例,以见大概:
例3 王曰叟 三句(猜七言诗句)知汝此来应有意
评释:《孟子》:“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此三句中,远、来、有,三字犯底,当然不能成谜,欲回避之。仅写王曰叟三句即得。
观此法规,谜例,真可谓谜人掩耳盗铃之法,明知犯底,强欲成谜,乃竟另定法门,使犯之而能面不改色心不跳,这真是“作法不自毙”了!,此法欠善,今人少为。
古今为回避底字而删改谜面的,时有所见,但也不多,更乏称得上佳谜的。
例4 自顾乏长策(猜俗语) 人无远虑
评释:读过《唐诗三百首》的人,大概可知面句是从王维《酬张少府》诗中的“自顾无长策”改动一字而来,按惯例,它露出的这点痕迹正是它藏匿的字眼,于是很可能顺藤摸瓜而找出芯底来。
例5 终于谈到阿Q(猜成语) 言归正传
评释:“阿Q”是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的人物,以其阿Q精神为多人知晓。谜面出现“阿Q”,使人很容易想到他的出处,谈论阿Q的行状,总该以“正传”为依据,所以谜底可循径寻踪,自然而得。
删改谜面使与谜底扣合,以求避犯,则也成谜权宜之法;只是此种形同不打自招的藏匿,实有欲盖弥彰之弊,自有其明显缺点在。
有些谜,删改去的是成句中赖以成典的重要部分,删改后挂出,谜面原意已非,但作者尚要人以未删改前的原典求底:
例6 谁家玉匣露清光(猜运动员) 陈镜开
评释:古人咏新月诗有句“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为销纳谜底特删去上句的“开新镜”而缀入下句部分。但新缀成的谜面,意境独立,已与原来二句无有必然的关联,叫人以此猜出“陈镜开”,是很不合理的。
例7 殉主登太虚(猜《诗经》句) 鸳鸯在梁
评释:这是《灯谜二谈·七忌》中的谜例,请看李文宝先生如何评论:“如将谜面推而论之,没有半点可扣谜底,鸳鸯二字,原是用红楼梦中贾母仙逝,婢女鸳鸯身殉其主,悬梁自尽之故事,在其章目中,标着‘鸳鸯女殉主登太虚’。以红楼典句挂作谜面,但鸳鸯二字是组成此句的主词,今被删去,便生混乱,已失去原意,便犯了藏头露尾之忌。”
例8 易子(猜《蒙经》句 卷帘格) 严不教
评释:《孟子》:“古者易子而教”是说古人为了使自己的子弟成材,总要交给别人去教育的。谜底用格后成严是父亲,即父亲不负责教学的意思,用来扣合《孟子》上的这句话是当然不成问题的,但为了遵开谜底的“教”字,所以只能缩脚挂出,挂出来的“易子”就出了个大问题,古人除了姓“易”的可称“易子”外,不还有个很有名的“易子而食”的典故吗?你以“易子”挂面,已与“易子而教”的事实脱节,还以原典求底,这就是“藏头露尾”中的有病者。(此例取自《商旧谜存·一经庐谜存》作者章宗海)
例9 市声(猜《左传》句) 日中而说
评释:《易经》上说古人们“日中而市”,谜作者据此认定,凡“市声”都是“日中而说”出来的,露“市”字在面,藏“日中”在底,露尾意在藏头,但却不顾全词割断,“市声”只是“市声”而已,也《阿房宫赋》之“多于市人之言语”之意,未必“日中”方能扣合。
以上四例,为了避犯扣底,将成句典实或改或删,被改删后的面句已失去成句本意,更与所执典实脱离,所扣的谜底便因此与新的面意风马牛而不相及。所以后列四例的这一类,应与一般的避犯删改,尚不脱原意,可能循理得底的藏露谜作分别对待,视为谜病,李文宾先生就是将这一类“藏头露尾”制法,列为七忌之一,下定断语:“此种最无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