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先后经过创办前身、酝酿讨论、中日谈判和共同创建等四个阶段。
一、创办前身。1979年12月,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中日两国在北京签订了中日文化交流协定。与此同时,大平正芳提出了在北京建立“日本语研修中心”的计划,为中国培训大学日语教师。这项建议得到了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改为教育部)和日本外务省及国际交流基金的支持和拥护。1980年8月11日,“日语教师培训班”作为中国各大学日语教师的再培训基地在北京语言学院(现改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正式成立。由于其首倡者的影响,常为人称作“大平班”或“大平学校”。从1980年至1985年,五年中,共培训了600名中国日语教师,通过培训学习,日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标志着现代中日教育交流史上的良好开端。
二、酝酿讨论。1983年底,国家教育委员会(现为教育部)召集国内设有日语专业的大学负责人举行会议。酝酿讨论在北京建立一个新的教育机构并物色承办新机构的院校。
1984年底到1985年初,国家教育委员会(现为教育部)召开中日双方有关人员会议。多次磋商,反复筛选,由国家教育委员会(现为教育部)委托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这个项目。
新的机构不仅仅是一个延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使她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提高一个层次。因此,参加具体筹备的同志提出了从原来单一的语言培训进入到全面的日本研究,从原来的一年期的师资进修变为高一层次的正式研究生的培养这个很有意义的构想,即具有开创性、又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为今后日本学研究中心的创立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中日谈判。1985年3月,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派出了以知名学者组成的访华团,与中方共商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唇萄Щ?沟拿?啤⒔萄?谌问题。
1985年4月5日至6日中日双方一起就新机构的名称谌莺涂纬躺柚玫纫幌盗兄实质性讨论。经过双方谈判而达到共识。最后,双方一致通过了“关于建立日本学研究中心的方案”。方案规定:新机构的名称:决定定为“日本学研究中心”。其次,对培养方式、目的、学制、招生和入学考试、师资、课程设置、图书资料、组织领导、专家派遣、教学设备等进行了具体规定。并规定每五年为一个计划,从1985年9月至1990年9月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后在前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前一年的春天,由双方共同商定下一个五年计划。虽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不尽完善的方案,但它为此后的合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四、共同创建。1985年7月9日,位于北京语言学院(现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内的“日语教师培训班”,带着五年中结下的丰硕成果,进行了最后的结业典礼,宣告了其历史使命的完成。新的机构创立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进入正式启动阶段。1985年4月中日双方达成协议,确定9月招收第一批新生后即开始正式上课。在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后,通过考试,从全国范围招收了第一批29名研究生和30名教师培训班的进修学员。1985年9月9日,原国家教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日本大使馆以及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有关人士,同全体日研中心的新入学的研究生和进修学员们一起,参加了第一个开学典礼。大家企盼已久的日本学研究中心正式运转了。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成立十多年来,不断成长壮大。成功实施了1985年至1990年和1990年至1995年的两个五年计划,现在实施的是1995年至2000年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在此期间,共培养了硕士研究生 250名,其中有36名被选送赴日攻读博士学位。培训了大学日语教师370名。日研中心的硕士毕业生和大学教师结业学员主要从事教育、科研和外事等工作。他们已成为日语界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成就受到了国内外日语界的注目,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