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壮所城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蒲城乡浙闽交界处附近的山麓,是中国古代海防城堡建筑。始建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是明代朝廷为防倭寇而建,原名蒲州所,后壮士所与之合并,改称蒲壮所,属金乡卫,现名蒲城。
蒲壮所城墙周长五里三十步(约2550米),高一丈五尺(约5米),底宽二丈(约7米),顶宽一丈二尺(约4米),北面城墙靠山,为圆弧形,南城面海,东、南、西面有三座瓮城,均为方形,蒲壮所城整体呈『天圆地方』形状,外绕护城河,与蒲江相通。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筑城抗倭,置蒲门千户所和壮士千户所,后合为蒲壮所。城周围2500余米,高约5米,东、南、西三面各有一门。墙用三合土夯筑,内外包砌块石,城外环绕护城河。其基本保留了原建筑格局及一批历史、人文建筑,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烽火台、墩等。蒲壮所城保存完整,选址、布局科学合理,对研究东南沿海抗倭和明代军事城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蒲壮所城内街巷与格局从明代至今没有变动,有城隍庙、妈祖庙、铁械局、跑马道及明代浙南民居群等多处古迹。1996年,蒲壮所城被中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蒲壮所城之方言--城里话
蒲壮所城位于苍南县蒲城乡境内,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明代抗倭名城,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壮所城方圆不过里许,城外人说闽南话,而城内约8千人不管是老人或小孩,都操一种祖宗传下来的、外人听不懂的方言——城里话,这种话与其他东瓯片各点温州话不同,自有特色。蒲城语言堪称蒲门文化一奇,它的形成、演变与发展经历了几百年历史,既不属于闽南话,又不属于温州话,成为一种独特的方言。这种情况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蒲城历史上是兵家重城,戍守的将士主要来自浙北和苏南,以及闽南人后裔,各地方言在些经过交汇融合,才形成蒲壮所城里特殊的方言。
蒲壮所城特色---拔五更这是浙江温州的文化古城-蒲壮所城,拔五更活动至今已延续了上千年。
拔五更是蒲城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春社活动。蒲城春社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间。每年正月初四至十七期间,蒲城人请出城内东西两庙的八尊晏公神,依次举行一系列仪式,如做道场、出巡、闹花灯、抬高阁、拔五更、抢杠、讨红等,以驱邪、娱神、祈福。整个活动直至正月十七吃毕“福酒”才算结束,前后历时半个月。拔五更原是其中一项驱邪纳福的重要仪式:半夜里晏公神们扒光袍服,大街小巷疾跑一圈,渐渐地就成了整个春社的代名词。
居《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称,晏公神俗姓晏,名戌仔,元初江西临江府清江镇人,面如黑漆,浓眉络腮,疾恶如仇。远近的人们犯了错误第一个反应是:“晏公知道吗?”很怕被他知道。后应选为官,病逝于舟上,归葬时却棺中无尸。清江父老立庙祭祀,晏公遂显于江河湖海。凡遇波涛汹涌,叩求“晏公保佑”,必风平浪静。《余从考》卷三十五称,晏公神曾二度显圣求救明太祖朱元璋,受封为神宵玉府晏公都大元帅,又封平浪侯。由此可知晏公神原为江西水神,至明初受封后成为全国性的水神,沿海各地广为祭祀。
蒲城人对晏公神则另有一番说法。元末明初,蒲城附近的李家井村一位渔民在打渔时,网上了一段樟木,丢落海中又数次被网上。渔民心知有异,许愿道:“如果你希望被我带回去,必须一头樟木,一头鲜鱼,好让我挑着上路。”接着一网就打满了一筐鱼,渔民挑着鱼和樟木段回家了。途中经过了蒲城西门的一座小神宫,担子突然变得沉重起来。渔民忙问:“你的意思是留在这儿吗?”樟木段果然不再移动,渔民就把它留在小神宫里。后来一位热心的木匠用这段樟木制成晏公坐像,放置在小神宫里供人们顶礼膜拜,并把小神宫改名为晏公庙。
后几度兴废,晏公庙位置略有迁移。直到现在,每年正月初四晏公下殿后出城巡游时,必须吹吹打打至李家井,谓之“晏公回娘家”。蒲城人称拔五更的头家为首事,首事通过公开选举产生,他们是这场活动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不但要具备一定的号召能力和办事能力,关键时刻要带头自掏腰包和冲锋陷阵。拔五更长达13个昼夜,加上事前准备,蒲城人倾城为之耗时近个把月,这可不是小事。在农业社会里,氏族必须利用“正月慢”的农闲季节来祭神、娱乐,并借助神的力量使整体得到净化和强化。蒲城由于明初倭寇的经常侵挠和清初的迁界,亟需一份乡土认同,那么在社会高度发达、小农经济全面崩溃的今天,究竟什么使蒲城人几百年来的旧俗年年继续下去,惟有让众多的旅游者来进一步思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