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wainsona salsula
别名:羊卵蛋、羊尿泡)
形态特征:豆科苦马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60厘米。茎直立,具开展的分枝,全株被灰白色短伏毛。单数羽状复叶,两面均被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冠红色。荚果宽卵形或矩圆形,膜质,膀胱状。种子肾形,褐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于盐化草甸、河滩林下,以及农田,沟渠边缘。分布于我国北方各地。蒙古、西伯利亚地区也有。
用途:饲用植物。全草、果入药,能利尿、止血,主治肾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肝炎浮肿、产后出血。

苦马豆
【别名】羊尿泡、马皮泡、红苦豆子、羊卵泡、尿泡草、羊卵蛋、铃当草
【来源】豆科苦马豆属植物苦马豆Swainsonia salsula Taubert,以全草、根及果实入药。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果并挖取带根全草,切段晒干。
【性味归经】微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用于肾炎水肿,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血管神经性水肿。
【用法用量】 3~4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苦马豆 Swainsonia salsula
属种: Swainsonia salsula
属名: 苦马豆属 Swainsonia
科名: 豆科 Leguminosae
属种名定名: Swainsonia salsula (Pall.) Taub.
[ 形态特征与分布 ]
苦马豆
Swainsonia salsula (Pall.) Taub.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25-50(70)厘米。茎直立,具开展的分枝,全株被灰白色短毛。奇数羽状复叶;托叶披针形,小叶13-19,倒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7-15毫米,基部近圆形或近楔形,先端钝而微凹,有时具1小刺尖,两面均被贴生的短毛,有时表面毛较少或近无毛。总状花序腋生,比叶长;苞披针形,长约1毫米;萼钟状、5齿裂,花冠红色,长12-13毫米,旗瓣开展,两侧向外反卷,瓣片近圆形,长约10毫米,宽约13毫米,顶端微凹,基部具短爪,翼瓣比旗瓣稍短,与龙骨瓣近等长;子房有柄,线状长圆形,密被毛,花柱稍弯,内侧具纵列须毛。荚果卵圆形或长圆形,膨大成囊状,1室。种子小,多数,肾形,褐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草原、沙质地、碱地或溪流附近。分布于我国华北及西北,蒙古及苏联也有分布。
地上部含球豆碱,可用于催产、产后出血、子宫松弛及降低血压,亦可代替麦角(含麦角碱ergotine),且毒性小,对胎儿无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