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煞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5-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流传于上虞小越地区。源于当地祈求天降甘霖、解救旱象之旧俗。?

“甩煞龙”以竹篾或藤条制骨架,共13节,每节龙骨下装4尺左右木柄,节间以麻绳连接 ;骨架外用黄布包裹,饰以红布鳞片;龙头亦用竹篾或藤条制成,龙嘴可开合,能旋动。舞 龙者身穿对襟衣,系布腰带,打绑腿。动作有拌龙身、跳龙、龙出洞、两头龙、龙舔鳞、盘 龙、游龙等。舞龙时用打击乐“大敲”伴奏。以舞动快速和富于连贯性而独具一格。1950年后,偶有表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