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高分一招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5-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内容简介2010年高考尘埃落定,考前的纷纷猜测,理所当然地转化为种种品评。此优彼劣,一时间当会不绝于耳,新浪网不是还搞了一个评价题目的“民意调查”吗?可以预料,

热闹一阵之后,语文界内界外,又将顺势转化为对来年命题走向新的建议和猜测:作文会或应出什么题目?会或应在什么范围,顺应什么形势,以什么样式命题;考生需要相应地准备哪类材料,明了哪些哲理,选择哪种体裁?……如此一个轮回接一个轮回,年复一年。猜测对的,风光无限、身价倍增;猜测错的,颜面扫地、愤然指责。其实,这些猜测和品评多么无谓!难道我们对应试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应试”的层面,就不能和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吗?

我们认为,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作文必须命题。但是,作文命题,无论是传统的“标题命题”,后来的“材料命题”,还是现在通行的“话题命题”,其实质都是不命题——只是在不同命题形式的外衣遮挡下,或隐蔽一些,或显豁一些罢了。

作品目录作文命题的演变与实质

追溯传统的标题命题

考场写作的基础应该是熟悉的生活

满分作文《转折》

我们再看一篇2004年的考场满分作文。

熟悉的生活可以适应所有命题

调侃05年的十七个高考作文题

命题的种子可以在任何土壤中成活发芽

才能的不同与文体的限制

范文《说“安”》

议论文并无严格界限

专业意识和业余意识

2005年北京卷作文 标题命题

范文一:安心者安天下

范文二:女子与“安”

范文三:奋斗者永安

范文四:京剧之“安”

范文五:真福是安

范文六:慎选“安”字

范文七:安宁的人生充实有味

范文八:从“安得广厦千万间”说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