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瑞宝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5-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人物简介[1]

顾瑞宝,男,1902年出生于新碶大同村一个农民的家庭,在家乡小学未毕业,因家中比较贫困,其父就将他择师当起木工学徒,学徒期间在其师傅的身传言教下,他善于思考,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几年功夫他熟练了木工活儿的一身好手艺,深受其师傅称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而满师后开始了他的木工生涯。由于他技艺超群,当地百姓请他造屋制作家具类木工活总是陆续不断,附近一带颇有名气。

全国解放后,国内百业待兴,较大规模的各项建设相继有序开展,到了1955年小港王家溪翻水站工程动工兴建,随后镇海人民剧院也将开始设计、施工,组织上经挑选,由他挑起了这二项工程负责设计、施工的重任。他本着对工程认真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从开始设计到具体施工,亲临现场,一丝不苟,如期保质完成了任务,深受干部群众的好评。

1957年上级根据工作需要,聘他为长山区水利会水利员,他上任后首先搞调查研究,踏遍了长山区的山岙溪坑,根据当地当时的实际,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再对所建水利工程精心规划、精心设计,他在职时设计了不少山塘水库,由于选址适当,灌溉方便,对农业的增产增收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他当时兴建的水利项目,至今仍发挥着作用。

1961年小港义成碶工程开始立项建设,也由他负责具体施工,在施工中改木板碶闸为螺杆式钢筋水泥板碶闸,使新建的碶闸在抗旱排涝中效果更为显著。当时在全镇海内都有很多的木板碶闸,由于小港义成碶的螺杆式钢筋水泥板碶闸的影响,各地纷纷陆续改建,使该项工程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他任水利员期间,常年脚穿草鞋,身带饭包,对区内所有河道地形实地查勘,长山区属钱湖水系,大旱之年上游常淤塞,有时为了考证水系的复杂因素,他溯河而上,直至东钱湖、三溪浦等地察看实情,同时协调邻县排灌区关系,并督建大石门翻水站,解决江南地区万余亩易旱农田的抗旱难题。改建区内所有河道、碶、桥40余座,为建造浃水大闸等大小的水利项目,均有他的足迹和汗水,当地干群称他为“土工程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