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5-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歙州旧县唐县,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划歙县地一部分新建北野县。歙州领县四:歙县、黟县、休宁县、北野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大历四年(769年),废北野县。

来历和归属废县说一说是当时划歙县北乡一地设立的县,县治在今歙县竦口。永徽五年(654),邑人蒋宝起兵响应睦州清溪陈硕真农民起义,事平后,分歙东竦口地置址北野县;《唐会要》只记载了废北野县,却没有说明北野县是如何来的。《唐会要》:“北野县,太历四年二月。废入歙县。”

唐代北野县城遗址 ,位于竦口村。今尚可略窥址野县城遗址。城廊略呈方形,前临扬之水.后靠花园岭,左依竦水,右居平畈。城内有三条基本平行的街道。现竦口小学(程氏祠堂)为县衙所在,附近有“牢间室’、“钱粮柜”,“浴马池”等遗址。该村在前街南北两端有砦门,上镑“址野古邑”四字,至今无损。绩溪县说一说是今天绩溪县的原名,唐高宗永徽元年(650),析出歙东华阳镇等一部分新设北野县。唐代宗永泰二年(766),把北野县改为绩溪县。同时还划出黟歙二县各一部新设归德县。《旧唐书》:“绩溪永徽五年,分置北野县,后改为绩溪。”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