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种中文名:刺藜

种拉丁名:Chenopodium aristatum Linn.

科中文名:藜科

科拉丁名:Chenopodiaceae

属中文名:藜属

属拉丁名:Chenopodium

别名:红小扫帚苗、铁扫帚苗、野鸡冠子草

植物形态:

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体通常呈圆锥形,高15-40cm。茎直立,多分枝,有条纹,老时带红色,通常无毛或有疏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狭披针形至线形,长2-5cm,宽4-10mm,先瑞渐尖,基部狭窄,全缘,主脉明显,黄白色。花序生于枝端和叶腋,为复二歧聚伞花序,最末端的分枝针刺状;花小形,两性,近无柄;花

被片5,长圆形,先端钝圆或骤尖,背部稍肥厚,绿色,边缘膜质,果时开展。雄蕊5,不外露。胞果圆形,先端压扁,不全包于花被内,果皮膜质,与种子贴生。种子横生,圆形,边缘有棱,黑褐色,有光泽。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国内分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宁夏、甘肃、四川、青海及新疆。

国外分布:分布于亚洲及欧洲。

英文植物志:5:376

生态环境:生于沙质地、田边路旁,为耕地杂草。

【药 名】:刺藜

【拼 音】:CILI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藜科植物刺藜的全草。

【功 效】:活血;调经;祛风止痒。

【主 治】:月经过多、痛经、闭经、过敏性皮炎、治荨麻疹、风疹。

【性味归经】:淡,平。入肺、肝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克。外用:煎水外洗。

【别 名】:红小扫帚苗、铁扫帚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吉林、黑龙江、辽宁、宁夏、河南、河北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拉丁名】:Chenopodium aristatum L.

【考 证】:出自《河南省中草药手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