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5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5-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古罗马事件公元235年,塞维洛王朝结束,大莱波蒂斯从此一蹶不振,再没有出现先前那种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大规模兴建。

马克西米努斯(公元235年—238年间在位)第一位从身曼族的皇帝。公元235年在得悉马克西米努斯登位的消息以后阿非利加院辖省拥立了代执政官安东尼乌斯·哥狄安和他的儿子哥狄安二世,元老院承认了对两个哥狄安的选举,但哥狄安父子随即在与奉命镇压的军队交战中被杀。元老院随即选举了元老蓬配努斯·马克西米努斯和巴尔比努斯为皇帝抵抗马克西米努斯,意大利也最后一次振作起来保护自己的国门,公元238年围攻阿魁莱亚失败的近卫军杀死了马克西米努斯内战结束。

中国事件1.晋宣帝青龙三年(公元235年),武都氐王苻双率其众六千人来降并世居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

2.曹魏明帝青龙三年(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

3.公元235年(三国吴嘉禾4年) 吴王孙权遣谢宏赴高句丽,拜位宫单于。

4.青龙三年(公元235年)司马懿迁为太尉,累增封邑,京都洛州一带发生大灾,司马懿从长安运粮五万斜到京师。

5.公元235年,中国马钧研制出用齿轮传动的自动指示方向的指南车(司南车)

6.公元235年 (魏青龙三年),幽州刺史王雄奉魏明帝诏旨,派刺客把轲比能刺死,鲜卑从此“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

轲比能,鲜卑族,属“小种鲜卑”(鲜卑的一支)。是继檀石槐之后的又一位鲜卑族著名首领。以勇健、断法、不贪财物著称。235年(魏青龙三年),卒。

东汉末年,黄巾、黑山农民起义军溃败后,一部分逃入鲜卑部,轲比能集团开始强盛起来。218年(魏建安二十三年),轲比能杀掉步度根(东鲜卑部落单于)的哥哥扶罗韩,占领了代郡。220年(魏黄初元年),轲比能向文帝曹丕献马,曹丕封他为附义王。不久,轲比能又先后交还留居鲜卑的汉人1500多家,与代郡乌桓共驱牛马7万多匹与魏互市。轲比能在搞好与曹魏的关系之后,开始与步度根集团展开了兼并战争。

轲比能与步度根从222年(魏黄初三年),开始互相攻战。但由于步度根才能不及轲比能,步度根失利,轲比能占领了云中等郡。曹魏统治者害怕轲比能势力强大后威胁自己的统治,于是采取离间、征伐等手段插手轲比能与步度根之间的战争。黄初末年,雁门太守牵招利用轲比能与步度根的矛盾,唆使步度根进攻轲比能,杀死了轲比能的兄弟苴罗侯,加深了步度根与柯比能之间的仇恨。柯比能在吞并步度根集团、统一漠南以后,又率军越过句注山(又称句注陉、陉岭、雁门山、西陉山,在今山西代县北)南下,进逼雁门、太原诸郡。曹魏以雁门为塞,令河西鲜卑附头以10多万家屯戍上馆城。234年(魏青龙二年),并州刺史毕轨出征轲比能,结果在楼烦(在今雁门关北)一战,曹魏军主将被杀,全军覆没。轲比能遂占领雁门郡的部分地区。

约在222年 (魏黄初三年)以后,轲比能与东部鲜卑素利等相互争战。228年 (魏太和二年),轲比能、素利、弥加又联合起来,共结盟誓,相约不以马匹与曹魏互市。曹魏乌桓校尉田豫嗾使素利违盟,出马千匹与魏交易,轲比能以素利违盟,遂出兵攻击。素利求救于田豫,田豫率西部鲜卑附头等出塞攻轲比能,还军至马城(今河北怀安县北),轲比能率兵3万骑围之7日,后经上谷太守阎志调解,轲比能才解围而去。不久,素利死,其弟成律归继承王位,轲比能很快统一了“东部大人”所领的鲜卑集团。

经过十几年的兼并战争,轲比能重新统一了漠南地区。从五原、云中二郡东抵辽河一带地域;包括今内蒙古后套以东、呼和浩特平原、乌兰察布丘陵、锡林郭勒草原和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即原檀石槐联盟的东部和中部,大体上都成为轲比能的辖区。轲比能重新建立起一个鲜卑部落联盟。这个联盟比檀石槐的联盟规模小,存在的时间也较短。

轲比能时期,鲜卑与汉族的关系日益密切。许多边关郡塞,都是鲜卑、乌桓、汉族错居杂处地区。内地汉人通过各种方式向鲜卑居住地区移徙流动,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历史动向。流向鲜卑地区的汉人,有政治上失意的贵族、官僚,军事上失败的边将,还有内郡的士大夫。向边郡大量流动的人口是农民,他们或因自然灾害,或因逃避租役,而逃往鲜卑地区。还有许多汉人是在战争中被鲜卑掳掠的人口。这样,汉族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逐渐传播到鲜卑族人民中间。有的人帮助鲜卑人兴城筑寨,有的人教鲜卑人制造兵器铠盾,有的人教鲜卑人汉文、汉语。汉族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鲜卑社会的发展。

231年 (魏太和五年),蜀汉诸葛亮出兵围攻祁山(今甘肃西和县西北),遣使者联合轲比能共同攻魏。轲比能率军至北地石城(今甘肃皋兰县西北)接应蜀兵。魏朝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震惊,感到轲比能的威胁越来越大,于是暗中计议杀害轲比能。235年 (魏青龙三年),幽州刺史王雄奉魏明帝诏旨,派刺客把轲比能刺死,鲜卑从此“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轲比能领导的部落联盟也宣告瓦解。从公元190年前后轲比能成为鲜卑首领以后,至235年被刺死,共执政40多年,是继檀石槐之后再度统一鲜卑的杰出人物,对鲜卑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7.青龙三年(公元235年),征曹宇入朝仕官。

曹宇,字彭祖,魏武帝曹操之子、魏元帝曹奂之父。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封都乡侯。二十二年(公元218年),改封鲁阳侯。

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进爵为公。三年(公元222年),为下邳王。五年(公元224年),改封单父县。

魏明帝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燕王。明帝曹睿年少时与曹宇亲近,到了即位后又宠幸曹宇赐与王位。青龙三年(公元235年),征曹宇入朝仕官。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曹宇回邺城。二年夏,又被征诏而回京都。冬十二月,明帝患病严重,拜曹宇为大将军,嘱咐后事。受诏命四日,曹宇坚持退让;明帝亦改变意思,免曹宇官。三年夏,回邺城。

景初、正元、景元中,一直累积增加食邑,一共达五千五百户。其子常道乡公曹奂,在高贵乡公曹髦被弑后入继大宗,是为魏元帝。

8.公元235年蜀后主建兴十三年,春正月,杨仪被废为庶民,徙汉嘉郡。杨仪至徙处,又上书诽谤,辞指激切,朝廷于下郡收押杨仪。结果杨仪自杀,其妻子还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