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尾瓢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5-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无尾瓢鸡因长得像葫芦瓢而得名,为肉蛋兼用型地方品种。主要分布于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县,

毗邻的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以及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根据历史渊源和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推断,瓢鸡是由于某些遗传性状基因发生变异,形成了无尾的特异体形,这些特异性状在长期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得到稳定后而形成。 据了解,从外表看瓢鸡与普通土鸡最大区别是没有尾巴。通过解剖后发现该鸡无尾椎骨、尾棕骨、尾羽、镰羽、尾脂腺,即瓢鸡没有鸡翘。由于没有尾巴和鸡翘,当地居民一直认为瓢鸡是不吉利的象征,因此该鸡只要稍微长大一点即被宰杀,导致瓢鸡数量长期不能得到增长。

瓢鸡肉多骨少,肉质香甜细腻,加之数量稀少,价格卖到200元人民币每公斤,比普通土鸡高好几倍。瓢鸡的潜在价值正被广大农户认知,许多农户都大量养殖,积极性越来越高。目前,镇沅的瓢鸡数量虽已达三千余只,但总体数量还很少,仍处于临近灭绝的危险状态,必须进行重点保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