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5-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目:违碍

拼音:weí aì

基本解释

1. 亦作“ 违碍 ”。1.阻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宋苏轼《奏巡铺郑永崇举觉不当乞差晓事使臣交替》:“今来逐人试卷,点对得只有一十九字偶同,别无违碍。” 明陈子龙《兵垣奏议·请假葬亲疏》:“若失其期,便有违碍,倘复迁延,则臣永为圣世之罪人矣。”《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这本寺的住持长老,再没有争差违碍,稳如铁炮的一般轮到 胡无翳 身上。”

2. 指触犯统治者的忌讳。

鲁迅《而已集·谈“激烈”》:“现在的书籍往往‘激烈’,古人的书籍也不免有违碍之处。”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以后办理《四库全书》的重点,就转移到审查和销毁违碍之书上去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