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糸注解

--------------------------------------------------------------------------------

糸mì (同 纟)

郑码:ZAAA,U:7CF8,GBK:F4E9

笔画数:6,部首:糸,笔顺编号:554234

一、糸字的由来

“糸”字不能读作(sī)而应读(mì),由于人们误认为“糸”同“丝”,已经习惯地将“糸”也读成(sī)了。

“糸”字是个象形字。

1、“糸”字在甲骨文中,就像一小把丝柠在一起之形。

2、“糸”字在金文中,其形体和在甲骨文中的形体大体相同。

3、在小篆中,其形体和甲骨文、金文中的形体也基本相同。

4、“糸”是楷书的写法。

5、“纟”是简化字的形体。

宋朝研究《说文解字》的学者徐锴说:“一蚕所吐为‘忽’,十忽为“丝”;‘糸’,五忽也。”

可见“糸”是极细小的丝(二分之一丝)。

二、基本字义

1、“糸”字的本义就是“细丝”。

《说文》:“纟,细丝也。象束丝之形。”

2、表示极细、微小。

3、量词,丝的二分之一。

4、用作偏旁,俗称“绞丝旁”。

5、古通丝。

“糸”( 纟)字是个部首字,凡由“糸”所组成的字,大都与“丝”与“织”的行为有关。如:“经”、“纬”、“纱”、“纤”、“缝”、“绑”等等。

参考资料:王朝词典。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