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芭蕉头

【别名】芭蕉、牙蕉、板蕉

生态习性

喜阳,耐半阴。喜温暖,不耐寒,在上海地区冬季地上部分枯死,翌春可再萌发。好生于向阳、背风、湿润、肥沃、疏松之地,黏土及极瘠薄处生长不良。对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形态特征

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因植株高大,类似树,又广泛用于园林配置,故列此一并介绍。丛生,高可达7~10米,茎由叶鞘重叠而成,故称假茎,茎略带红色。叶大型,长椭圆形,质厚,长可达3米,中脉粗壮明显,两侧有平行脉,全缘,叶面呈微绿色,叶背略带白色。花黄色,外包略带红色的大苞片。果肉质,香蕉状,但较短。

繁殖培育

吸芽分株繁殖

园林用途

绿阴如盖,扶疏可爱,宜配植于庭中、窗前或墙隅。因此,《群芳谱》中有“为窗左右,不可无此君”的说法。芭蕉还可雨中听声,其音悦耳,尤富情趣

产地分布

原产日本琉球群岛。四川、湖北、山东以南各地可作为多年生宿根植物栽培

【来源】芭蕉科芭蕉属植物芭蕉Musa basjoo Sieb et Zucc.,以根、茎和花入药。根及茎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夏秋采花蕾,多鲜用。

【性味归经】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痛。用于感冒咳嗽,头痛,高血压病,胃痛,腹痛,肝炎,痢疾,崩漏,胎动不安,尿路感染,水肿;外用治中耳炎,创伤出血,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 1~2两;外用适量,鲜根或叶捣烂敷或研粉调敷患处。取芭蕉汁滴耳治中耳炎。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