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郭沔(生卒年不详),字楚望,浙江永嘉城内人(今浙江温州鹿城区人),南宋后期著名的浙派琴家代表人物,是开启浙派琴家风格的一代大师,一生主要活动于南宋淳祐、咸淳年间(1241-1274)。

郭楚望一生始终过着清贫的布衣生涯。南宋庆元(1195—1200)、嘉泰(1201—1204)间以琴艺鸣于时,毛逊、杨缵(度宗淑妃父)、徐宇等名家奉为宗师。嘉泰、开禧年年(1201-1207),他在临安(今杭州)一爱好琴艺的官僚张岩家当清客,张岩家藏有多种谱本,郭沔收益甚大。郭沔在张岩家作客,传授名曲《乌夜啼》,并和张岩合编韩侂胄家祖传古琴谱和民间琴谱,成《琴操谱》15卷。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韩侂胄以北伐败绩被诛,张岩因御史章燮奏劾而以银青光禄大夫致仕。沔深感国事日非,恢复无望,遂移居衡州,泛舟潇、湘江上,创作名曲《潇湘水云》以寄忧思,其后郁郁以卒。

在南宋时期,琴家分为多个派别,郭沔与学生刘志方、徐天民、毛敏仲等其称“浙派”,为浙江古琴鼻祖、浙派音乐创始人。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古琴曲,传世琴曲有《秋鸿》、《飞鸣吟》、《吟沧浪》、《春雨》、《潇湘水云》、《秋风》、《步月》等,其中以《潇湘水云》最为有名。

[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