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缅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5-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奎缅症的概念奎缅症,俗称妈妈手,洗衣妇的扭伤(washerman's sprain) 是其前身,直到1895年瑞士外科医师Fritz de Quervain首先描述并并加以确认。奎缅症是一种狭窄性肌腱滑膜囊炎(stenosing tenosynovitis ),其病因是位于挠骨茎突上之伸拇短肌(extensor pollicis brevis)与外展拇长肌(abductor pollicis longus)共用一个鞘膜(sheath),由于挠骨茎突远端与肌腱形成近105°的角度,因这两条肌腱与其纤维鞘膜易和其下方的骨头在大拇指和手腕活动时产生摩擦,如过度或反复用手使力抓握或绞扭等动作,会造成腱鞘膜发炎而形成这一一疾病。

根据临床研究指出。患者年龄分布以30-50岁最多,女性大约为男性的3至10倍。

奎缅症的确认患者须符合下列条件:1 Finkelstein氏试验阳性。手腕向尺侧偏移及过度背屈时,会产生手腕挠骨突

处靠近大拇指侧边的伸拇短肌腱与外展拇长肌腱疼痛。

2 以X光检查排除骨关节病变。

奎缅症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方面,包括保守治疗,如停止活动、休息、冰敷、用副木固定、口服非类

固醇抗发炎药物、局部类固醇注射、热疗(超音波、雷射) 、运动治疗等。以及积极的手术治疗,如肌腱分离减压术。在中医治疗方面,包括针灸、推拿、正骨手法、外敷膏药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