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况作品名称:题张氏隐居·之子时相见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杜甫
作品体裁:五言律诗
作品原文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作品赏析这首诗虽是一首应酬之作,却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情味与风趣。这首诗直说与用典双管齐下。直说与用典是古诗常用的两种表现方法,如不能分辨,诗意便不明白。在这里却两两密合。假如当作直说看,语言上接近白话;假如当作用典看,那又大半都是些典故,所谓无一句无来历。但这是形迹,杜甫的诗往往如此,不足为奇。它能够有风趣,这才是真正的难得。
如“之子”翻译成白话当说“这人”或“这位先生”,但“之子”却见于《毛诗》。第三句,池中鲤鱼很多,游来游去;第四句鹿在那边吃草呦呦地叫;但“鳣鲔发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并见《毛诗》。用经典成语往往会显得迂腐板重,在这儿却一点也没有这个缺点,所以前人评价说:“三四驱遣六艺却极清秀。”而且鹿鸣原诗有宴乐嘉宾之意,所以这第四句虽写实景,已景中含情,承上启下了。
“杜酒”一联,几乎是口语体,偏又用典故来贴切宾主的姓。杜康是创制秫酒的人。“张公大谷之梨”,见潘岳《闲居赋》。这里的意思是:“酒本是我们杜家的,却偏偏劳您来劝我;梨本是你们张府上的,自然在园中边摘边吃,不必向外找哩。”典故用得这般巧,显出主人的情重来,而且说得这样轻灵自然。《杜诗镜铨》说:“巧对,蕴藉不觉。”慰藉不觉正是风趣的一种表现。
诗还用透过一层的写法。文章必须密合当时的实感,这原是通例。但这个现实性却不可呆看,有些地方正以不必符合为佳。在这里即超过,超过便是不很符合。只有其不很符合,才能把情感表现得非常圆满,也就是进一步合乎现实了。诗的末联“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说的是那前村的山路很险,又喝醉了酒,跌跌蹱蹱地回去,仿佛盲人瞎马、夜半深池的光景,很让人发愁;所以末句该当作“归醉每应愁”的,但他偏不说“应愁”,颠倒说“无愁”。应该说“应愁”是实;“无愁”虽然不是实感,却能进一步地表现这主题——主人情重,客人致谢,宾主极欢。
在这情景下,那么不管杜甫在那天晚上愁也不愁,反正必须说“无愁”的。所以另外本来可以有一个比较自然合理的解释,喝醉了所以不知愁;但也早被前人给否决了。《杜诗集评》引李天生的话说:“末二句谓与张深契,故醉归忘山路之险,若云醉而不知,则浅矣。”李氏的话是很对的。杜甫正要借这该愁而不愁来表示他对主人的倾倒和感谢,若把他自己先形容成了一个酒糊涂,那就诗意全失了,而不仅仅是煞风景而已。而且,这一句结出首联的意思来,“邀人晚兴留”是这首诗里主要的句子。[1]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死于舟中。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
杜甫实主义诗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