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中文名:红丝线
种拉丁名:Lycianthes biflora (Loureiro) Bitter
科中文名:茄科
科拉丁名:Solanaceae
属中文名:红丝线属
属拉丁名:Lycianthes
国内分布:闽,粤,桂,黔,琼,湘,赣,川,台,滇
海 拔:100-2300
中国植物志:67(1):122
英文植物志:17:326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
最低海拔:以下
最高海拔:2000
生 境:山坡,山谷林下,沟边水边阴湿处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宜昌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多为栽培。高达50厘米,茎下部匍匐生根,中上部多分枝,节稍膨大,荚节状;嫩枝被柔毛。叶对生,具柄;叶片宽卵形或卵形,长1.5-5厘米,宽1-4厘来,两面被毛,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稍钝圆;将叶揉烂后放在开水中片刻即有红色线条出现,稍久,水全部变红,故名“红丝线”。秋冬开紫红色花,聚伞花序有1对卵形叶状苞片,内有花3朵,通常仅中央1朵发育;花萼短小;花冠管枝极细长,中部以上二唇形,上唇菱状卵形,下唇窄长方形,先端3裂;雄蕊2,与花柱近等长。果棒状,2室,成熟时纵裂。种子4,扁球形。
【来源】爵床科红丝线草属植物红丝线Peristrophe roxburghiana (Schult.) Brem.,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散瘀止血。用于肺结核咯血,肺炎,糖尿病;外用治跌打损伤肿痛。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