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莲县石场乡乡镇简介
位于五莲县城西南15公里处山地丘陵区,南邻新兴现代化港口城市日照市,西接古城莒县。全乡辖34个行政村,2.1万人,总面积81平方公里,境内森林覆盖率达45%。石场乡山清水秀,果茂林风,气候温和,民风淳朴。一九九六年,山东省环境检测中心对该乡大气、土壤、水进行了综合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绿色食品要求。该乡牢固树立“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思想,狠抓经济建设不放松,全乡经济经济建设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农业生产已走出传统的狭小天地,向产业化、科技化、特色化、规模化迈进,龙盛食品、鲁丰面粉、鑫宇农产品、花星花生制品等一大批农字号龙头企业已实现长足发展;工业生产主导地位已经确立,逐步形成了以弹簧制、化工、绣品为主的工业体系。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文教卫生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全乡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建置区划
1929年全国废练建区乡时为莒县石场区,1940年前后曾用名石场镇,1939—1945年属新成立的莒北县抗日民主政权,莒北县撤并后仍属莒县,1955年1月由莒县划归五莲县,按序号排列为第12区,辖芦山、芦沟、岳疃、崖前、后湖、山庄、石场7个乡。1958年1月撤区并乡后全区划分为石场、崖前乡,同年9月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改为石场人民公社。1984年5月撤公社,划分为杜家沟、山庄、石场三个乡。2001年1月石场乡和山庄乡合并为石场乡。全乡自然村34个。
产业资源
种植业,以生姜为主的经济作物发展迅速,年种植生姜10000亩,年产优质生姜2500万公斤,新建洗姜厂8处,年冲洗加工成品姜1600万公斤,有大姜贮藏窖3000个,窖藏生姜1000万公斤。所产名品黄姜颜色鲜黄,形状粗壮圆润,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是食用保健品之佳品,深受日本、韩国客户喜爱。林果业以苹果板栗生产为主。全乡县有苹果密植园6000亩,主要产品有红富士、乔纳金、红嘎拉、藤牧一号,年产优质苹果500万公斤,其中所产“飘香”牌红富士95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权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板栗,现有2.2万亩,120万株,主要有五莲明栗、大红袍等10多个新优品种,年产优质板栗 100万公斤,其中五莲明栗以其个大、色泽鲜艳、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等特点荣获山东省幼稚产品奖。畜牧业,以波尔山羊繁育、山鸡饲养为主。2000年从山东省畜禽良种推广中心引进200只波尔山羊,现已繁育杂交新一代波尔山羊1500余只,改良后的山羊年出栏4万只以上。山鸡饲养量大质优,该鸡已“农村小笨鸡”为基础,通过提纯复壮,散养在山涧密林,食草籽昆虫,饮山涧泉水,运动量大,体小结实,胆固醇含量低,肉质鲜美,所产“田仓”牌山鸡蛋蛋黄大而呈黄红色,蛋白清亮,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全年饲养山鸡38万只,产蛋96万斤。
1、2005年全乡总耕地面积1521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750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86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252公顷;有林面积3466公顷,覆盖率47%,主要经济作物花生、大姜。
2、石场乡传统上以种植小麦、玉米、地瓜、花生为主。1996年开始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生姜、药材,2005年全乡生姜6000亩,丹参、黄芪等中药材1000亩,仅生姜一项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林果生产主要是苹果和板栗。2005年全乡森林覆盖率为47%。传统的养殖为养羊、养猪和养兔,2005年开始发展肉食鸡,全乡肉食鸡大棚120个,人均增加收入400元。[3]
民营经济
石场乡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大力实施“工业强乡战略”,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全县工业实现了速度、效益、后劲同步增长。全县基本形成弹簧、化工、锈品制品等优势支柱产业。弹簧制品已发展到八大系列200多个品种,产品采用国家标准化生产,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年生产农力答10000 余吨。化工产品氧化铁红已取得环抱总局鉴发的化工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主导产品有Z895、129、2级3 个品种,年产量10000余吨,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2、贵州省毕节市石场乡乡镇简介
石场苗族彝族乡,位于金沙县西部中境。平均海拔1044米。距县城约38公里,东与仁怀市九仓镇接壤。出清池过马路乡至毕节市普定接大纳路通四川泸州。境内县、乡、村道纵横,交通方便,是金沙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历史沿革
石场乡集镇所在地,原名石革闹,民国中期,改为“石革闹场”,简称石场。金沙县立县后,建激扬镇(石场谐音),1943年正式改为“石场”,为行政建置冠称。
1991年底撤区并乡建镇,原石场镇、青木乡、构皮乡、岩上乡合并改建为石场苗族彝族乡,辖2个街道23个行政村。分别为红旗居、朝阳居、新街村、白云村、文兴村、大木村、天星村、青群村、龙河村、青群村、群力村、群丰村、中心村、玉桥村、清江村、飞联村、新联合村、永兴村、龙家寨村、茶树沟村、岩上村、马安山村、巴豆村、龙家湾村、鹿崽楼村。
气候资源
全乡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56个村民组,居住着汉、苗、彝、仡佬等民族,全乡共6360户,人口258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6800人,占总人口的27.5%。有耕地面积23500亩,其中田4000亩,有荒地面积1.5万亩,植被覆盖率38%。乡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年均气温为13.1℃—15.1℃,四季如春。年均降雨量950-1100mm,年日照1112小时,年无霜期290天左右。乡境资源丰富,有3条过境河,最大的一条是与太平乡的界河--渔洞河,有县内最大的长征电站,发电量21600KW,电站库区,每年夏有珍稀动物鸳鸯活动栖息,风光绮丽,上有冷水河自然保护区,30平方公里原始森林内,有国家重点保护的桫椤树等珍稀植物。矿藏主要有无烟煤、铁矿石、硫铁矿等。境内大木--青木煤矿矿床为县内三大煤矿床之一,储量为5.4亿吨,煤系厚46.8-105米,已初步开发,由县城到煤区的交通专线已建通。
旅游资源
石场由于开发较早,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谓人杰地灵。民族民间文化形式丰富多彩。石场近郊石灵乡境内山飞云洞发掘的文物,经专家审定为新时器时间遗址,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曲折幽深,钟乳层迭,怪石嶙峋,洞壁摩崖题记,值得探索。地处鹿崽楼村的敖家坟,建于光绪24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黔北文化瑰宝”。其石雕艺术价值,不可估量。境内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旅游前景十分看好。
人口数据
[1](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
21079
男
11303
女
9776
家庭户户数
5922
家庭户总人口(总)
21057
家庭户男
11284
家庭户女
9773
0-14岁(总)
5526
0-14岁男
2941
0-14岁女
2585
15-64岁(总)
13878
15-64岁男
7555
15-64岁女
6323
65岁及以上(总)
1675
65岁及以上男
807
65岁及以上女
86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0554
下辖村
[2]
白云村
青群村
龙河村
群丰村
群力村
玉桥村
中心村
飞联村
清江村
天星村
大木村
文兴村
新街村
永兴村
新联合村
龙家寨村
茶树沟村
龙家湾村
岩上村
马鞍山村
巴豆村
鹿崽楼村
藿麻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