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沉默:鲁迅存在的意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5-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图书信息书 名: 书写沉默:

鲁迅存在的意义

作者:吴康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4月

ISBN: 9787010088259

开本: 16开

定价: 52.00 元

内容简介《书写沉默:鲁迅存在的意义》是作者继《新文学的本原》后推出的又一力作。该书从生存现象学的视野。展示了鲁迅生存与其创作的关系,全然不同于历来的研究者从某种理论构架或文化观念时令迅及其创作所作的研究,径直从鲁迅的生存原点出发进行现象学的阐释。从此叙述视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再是鲁迅的精神发展史或文化思想史,而定他自己所展示的生存情态的演进史:起始于丈言论文中的“萧条”与“寂寞”、爆发为划时代小说创作申的“呐喊”,深化为“无地独彷徨”的“孤独”、凝聚为“思即诗”散文诗创作的“绝望”,最终导致以“无词的言语”的杂文对这个生存世界的彻底解构。其中贯穿着鲁迅特异的思想之路,欲以此言说唤醒“沉默的”国人魂灵,使这个四千年来“无声的中国”发出声音来、呈现出他自身存在的“痕迹”来。书写沉默,打玻沉默,正是鲁迅存在的意义。

作者简介吴康,湖南益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大学文学博士,《中国文学研究》常务副主编。20世纪80年代唐期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思想史研究厂发表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郭沫若等系列研究论文。90年代前后倾力译介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与世界精神分折著作。

图书目录导言

第一章 倾听与辨声

“致人性于全”:生物学与科学史的追问

生存论的“立人”及其理论争辩

诗的沉思:萧条与寂寞

第二章 书写沉默的国人灵魂

“中间物”的命运

深寓“寂寞”的“呐喊”

“沉默的”国人灵魂

第三章 无地独彷徨

直面生死轮回的彷徨

最末哀歌与灰色嘲讽

彷徨以至死地的孤独

第四章 时间境域中的自身性呈现

历史性与时间性

叙事方式与主体性

自身性与叙事视阈

第五章 《野草》:思即诗的生存道说

“现实的”与“哲学的”歧路徘徊

作为希望追寻的绝望

朝向世内生存者的绝望

深置于自身的绝望

第六章 历史同一性的现代轮回

杂文的生存论意义

君政复古时代

革命与反革命

第七章 “王道”与“霸道”的民国

“火”的历史

杀戮

酷刑

监狱

检查制度与文字狱

第八章 “流氓”的现代史

论辩的魂灵

“学匪”派的考古学

“流氓”的现代史

后记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