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花名金钟(图)
基本信息种 名: 黄金条
学 名: Forsythia viridissima
别 名: 细叶连翘、金钟花
科: 木犀科
属: 连翘属
产地分布原产中国中部、西南,北方及朝鲜都有栽培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茎丛生,枝开展,拱形下垂,小枝绿色,微有四棱状,髓心薄片状。单叶对生,椭圆形至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中部以上有锯齿,中脉及支脉在叶面上凹入,在叶背隆起。花期3~4月,先叶开放,深黄色,1~3朵腋生。蒴果卵球形,先端嘴状。
习性特征喜光,略耐阴。喜温暖、湿润环境,较耐寒。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较耐湿。根系发达,萌蘖力强。
金钟花又名黄金条、迎春条、细叶连翘,系木犀科连翘属落叶灌木。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先叶开放或花叶同放,花色金黄。金钟花分布于我国江苏、福建、湖北、四川等地,多生长在海拔500米至1000米的沟谷、林缘与灌木丛中。喜光照,又耐半阴;还耐热、耐寒耐旱、耐湿;在温暖湿润、背风面阳处,生长良好。在黄河以南地区夏季不需遮荫,冬季无需入室。对土壤要求不严,盆栽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浇水春秋二季1日至2日浇1次,夏季每日1次至2次,冬季见土面干时再浇。地植冬末春初应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花芽膨大与开花。
价值用途黄金条先叶而花,金黄灿烂,可丛植于草坪、墙隅、路边、树缘,院内庭前等处。
盆栽每半月施1次稀薄液肥,孕蕾期增施1次至2次磷钾肥,可使花大色艳。地植于冬春开沟施1次有机肥即可。每年花后剪去枯枝、弱枝、过密枝,短截徒长枝,使之通风透光,保持优美株形。只要注意改善栽培条件,加强科学管理,一般不会发生病虫害。
繁殖培育用扦插、压条、分株、播种繁殖,以扦插为主。硬枝或嫩枝扦插均可,于节处剪下,插后易于生根。
2、地名金钟(Admiralty,意思为海军总部)位于香港的中西区的东部,于中环及湾仔之间。很多时候,金钟会被视为中环的一部份。
历史
金钟的位置原为1878年落成的英国海军船坞。因船坞之内有一个金色的钟,金钟的地名因而得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金钟的位置被填海,英国海军船坞迁至金钟以北的添马舰。其后,该位置便成为地铁金钟站。
现在的金钟太古广场一带昔日是域多利兵房,在1970年代,为了配合抵垒政策,域多利兵房曾经用作偷渡者办理身份证的地方。1980年,政府实施即捕即解政策前,提供3日宽限期让非法入境者申请身份证,亦曾经大排长龙。
地点及街道
红棉路
金钟道
夏悫道
香港公园
夏悫花园
香港动植物公园
建筑物
山顶缆车站
茶具文物馆
香港视觉艺术中心
太古广场
金钟廊
海富中心
统一中心
远东金融中心
金钟道政府合署
中信大厦
力宝中心
英国驻香港总领事馆
美国银行中心
美利道停车场大厦
3.金钟(金钟壶)金钟壶,紫砂壶的一种,作者张普泉。
做工难度大,张老师全手工精制而成。
泥料特性:
简介:底糟青名泥,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系,紫泥原矿大致可分:头糟青、二糟青、底糟青等三类,本名泥产于紫泥最底层,质量之佳,为历代陶人推崇之首,亦为数百年来经典名器,及已故顾景舟大师最锺爱之名泥;此泥矿名称,因宜兴产地方言沿用已久,为恐溷淆,故用其音直译文字,以“底糟青”名之。
矿产地:近年黄龙山四号井,因故塴蹋而封井,矿源日益短缺,残留堆积风化之“底糟青”因而愈显珍贵;宜兴紫砂举世闻名,本泥功不可没。
窑温:约1180度C。
收缩比:约12%。
冲茗特性:温和典雅,茶汤韵味悠扬、沉着持久,养泡日久,泥色由棕变幻为古黯肝色,愈显古朴素雅,明润光和也!
作者简介张普泉,字石缘。1958年10月生于紫砂发源地宜兴蜀山北厂,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陶瓷协会会员,江苏省博物院民间收藏研究会会员,中国优秀陶瓷艺术家。出生于紫砂世家,从小在紫砂氛围埏埴陶艺,并受大师顾景州、母亲周氏的启蒙教育,后得到周桂珍、徐秀棠等大师的悉心指导。77年进紫砂工艺厂,89年进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精于全手工创作筋纹器、方器、花器。对泥料极其讲究、所制茶壶全部使用原矿紫砂泥料。
1989-2000年,紫砂作品刊登台湾《茶与壶》《紫玉金砂》《天地方圆》书刊中。
1998年3月,其中个人成就分别被云南卫视、深圳电视和江苏电视采访和报道。
2000年7月, 应邀赴香港参加“紫砂风采”现代壶艺作品展。
参考资料:http://www.zisha123.com/shop/?action=showproduct&id=7692